第A5版:摄影
放大+  缩小-   默认o

昔日废窑坑 如今聚宝盆

在光伏电站旁边,电站负责人李连顺用手机拍下关于废窑坑仅存的一点痕迹

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巡查管护光伏设施

工作人员神情专注地查看设备运行状况

天气炎热,工作人员要随时监测室外供电设施的温度

工作人员在光伏板下的麦田里劳作,“农光互补”发展模式提升了经济效益

变身后的废窑坑借“光”生“金”

■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玉东

在茌平区肖庄镇算子李村,有一片占地上千亩的光伏电站,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

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光伏项目所在地,原来是一片废弃的窑坑。2016年,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与茌平区共同筹资3.2亿元,对窑坑进行改造,分两期建设了占地1200亩、装机容量40MW的光伏电站。目前,电站年发电量48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6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92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36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约118.4吨。

同时,根据地形、土质等特点,鑫佳源光伏农业有限公司在光伏板下种植了300多亩农作物,利用池塘区养鱼,农光、渔光互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023-06-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3671.html 1 昔日废窑坑 如今聚宝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