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擦亮乡村振兴文明底色

本报讯 (记者 苑莘)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擦亮了乡村振兴的文明底色。

我市坚持将农业强市建设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组织宣传、文旅、民政、乡村振兴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指导和推动县乡传承、我市特有的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选树和宣传了一批底蕴深厚、各具特色、乡风文明的典型镇村。截至目前,已争取3个村庄列为全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临清、莘县、阳谷3个项目成功申报省级农业文化遗产,其中临清、莘县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2个县、3个村入选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4个县(市、区)、6个村入选沿大运河文化体验廊道。

我市还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深化拓展三清一改,促进农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类专项治理行动”治理成果,各级党员干部包村入户、积极作为,从“干给群众看”到“领着群众干”,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变成了组织发动农民、教育引导农民、提升农民素养、弘扬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目前,我市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讲卫生、促文明、革陋习的新风尚正在乡村大地蔚然成风。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市深化推广“信用+”“积分制”“红黑榜”等基层自治模式,支持加强积分超市、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指导将移风易俗、革除歪风陋习写入村规民约,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其中,东昌府区实施“信用+”治理模式,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文明行为量化赋分,村民可凭“信用存折”积分到各村开设的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让农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自觉践行和弘扬文明新风。

2023-07-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4209.html 1 我市擦亮乡村振兴文明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