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斜杠”成“杠杆”

■ 于伯平

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想要实现从“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转变,仅靠过去积累的老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新技能从哪儿来?农民培训是重要手段。而徐胜平这样的“斜杠”农民就是开展农民培训的最好资源。

在农民眼中,徐胜平这样的人就是身边的能人、“秀才”。他们可能是摸爬滚打的种田高手、养殖能手;可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中专毕业生;也可能是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因为根在民间、长于乡土,他们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振兴乡村的愿望更强烈,示范、带动作用也更明显。

然而,这些人往往散落在乡土的各个角落,有的可能还“养在深闺人不识”。所以我们要树立“只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就是人才”的观念,建立培育和挖掘“土秀才”的相关制度;要将辨才识才的眼光放广,通过实地走访、广泛推荐、精准识别、重点筛选等措施,将不同类别的“土秀才”选出来、挖出来,让他们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发挥现有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引导他们和传统农民“结对子”,将经验推广开来,培养更多继承者、后来人;要着眼不同地区产业特点,大力推广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定向培养人才,使人才能 “请进来、走出去、带回来”。

2023-07-1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4857.html 1 让“斜杠”成“杠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