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好声音” 和谐传万家

——莘县“村村通小喇叭”深化普法宣传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法律规定,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暑假到来,未成年人安全要牢记心上,切莫大意……”7月11日傍晚,莘县妹冢镇荣盛社区的“村村通小喇叭”准时播放,法律知识伴着主播优美的声线飘入村民家中。村民毛进霞和邻居正在街头纳凉,他们认真聆听“小喇叭”传出的声音,不时点评几句:“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法律知识,这‘小喇叭’可真起了大作用。”

今年4月份起,莘县县委政法委、县法学会利用全县1600余个“村村通小喇叭”播放普法宣讲音频,赋能“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每天早7点、晚7点,“小喇叭”准时播放。“小喇叭”播放的内容,既有相关法律条文解读,也有以案释法的典型案例,还有生动有趣的法治故事。“我们的青年普法志愿者录制普法宣讲音频,通过‘小喇叭’进行全覆盖、多频次播放,让法治文化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莘县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赵燕凤介绍。

在组织实施上,莘县充分总结了妹冢镇法学会工作站普法宣传的经验做法,制定了“村村通小喇叭”普法宣传实施方案,组织全县24个镇街法学会工作站利用“村村通小喇叭”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小喇叭”的“大作用”,推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向基层延伸、向“盲点”拓展。

在力量保障上,莘县青年普法志愿者、“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律工作者、法律顾问、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及相关站所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采用“百姓话”“短实新”等群众易学易懂的语言,化身普法宣传“广播员”。各镇街宣传办、法学会工作站、司法所对普法内容、录制音频进行把关和指导,确保宣传效果。

在宣传重点上,莘县坚持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通过以案说法等喜闻乐见方式大力宣传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让基层普法工作更接地气、入人心。

在时间规划上,“村村通小喇叭”在群众关注度高、社会氛围浓厚的重要时间节点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培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2023-07-18 ——莘县“村村通小喇叭”深化普法宣传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5092.html 1 村头“好声音” 和谐传万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