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五经普”试点总结会在聊召开
本报讯 (记者 岳殿举) 7月21日,全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总结会在聊城召开,省经普办、各市经普办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有关综合试点街道负责人、普查员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综合试点市统计局、有关综合试点街道、普查员代表、专项试点市统计局先后作了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就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交流。
按照省统计局统一安排,东昌府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综合试点,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动下,各级普查机构紧紧围绕摸全单位和查实数据两条主线,高位部署、高标提质、优效提速,圆满完成省级综合试点工作。
综合试点开始后,我市强化四重保障,突出政府普查定位,顶配组建机构,选优配强队伍,细化宣传方案,畅通运转机制,形成横向到部门、纵向到村居的协作联动体系,高质高效推进普查开展。强化组织保障,市、县、乡三级组建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县两级组建统计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任“双组长”的业务专班,东昌府区参照全市模式,组建了完善的试点组织体系;强化队伍保障,市级组建7个行业专班,按照“专业+熟人”模式,精选年轻乡镇干部、村官做普查员和指导员,按照“内聚+外联”模式,挑选统计业务骨干任“教员”,选聘专职会计任“质检员”;强化机制保障,组建“1211”业务团队,形成“清查下沉+重点攻破+督导点评”机制,将“五经普”重点工作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宣传保障,采用“线上+线下、守正+创新、政府+部门”的“三融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东昌府区自创《求真务实谱新篇》山东快书,拍摄《五经普来了》宣传片等,获得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点赞推广,36个部门开展行业平台宣传,共同营造浓厚氛围。
我市坚持“找准找全单位”原则,深耕底册扩容、强化技术赋能、拓展扫街维度、精准空间画像,增强协同性、创新性,打好组合拳,高标优效推进单位清查。深耕单位底册扩容,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开展部门资料收集,在市普查办获取14个部门7万条信息的基础上,东昌府区又收集16个部门资料做补充,通过4个部门业务活动记录更新单位信息,共形成底册信息37万余条。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借助东昌府区“智慧统计”平台,使用数据库排重清洗形成高质量底册,利用经纬度提取高精度定位,利用大数据抓取技术,更新6000多家单位、个体户信息。拓展扫街清查维度,坚持链式思维,从“过路经济”深挖“产业经济”,从“第一产业”延伸“二三产业”,从“生活板块”查寻“经济板块”。精准空间布局画像,创新绘制动态经济地图,直观呈现商户信息,确保普查不重不漏,梳理重点关注清单,对经营异常、季节性等特殊运营情况定向排查,对隐蔽易漏对象,按图索骥、销号式推进。
我市守好数据质量“生命线”,把牢“人员素质、业务指导、数据审核、统计执法”四个关口,规范流程管理,筑牢数据质量根基。把牢人员素质提升关,市县两级统计人员联合开展经普夜校学习,针对单位类别定制“套表”培训方案,靶向关键环节,开展实用性、易操作性培训。把牢精细业务指导关,制作GDP构成项审核明白纸,制作预填小程序,提高填报效率,发挥专班指导作用,实行全过程指导,最大限度减少同类错误出现,提高填报精准度。把牢统计执法保障关,按照“业务培训、义务告知、警告处罚”流程,创新执法检查方式,对统计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把牢数据质量审核关,按城、镇、村三个维度,多角度联审,引进“五经普”试点程序,实现手机端录入,新增审核公式200余条,高效保障数据质量。
会议对东昌府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普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