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巡查 源头防范
我市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智能化监管水平
本报讯 (记者 岳殿举) 记者7月23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局自启用动态巡查管控系统以来,共推送超标预警事件1712件。其中,推送大气环境事件333件、水环境事件366件、污染源事件611件、电量监控事件402件。动态巡查管控系统的投入应用,实现每个督办事件的全程跟踪处理、全程留痕可追溯,进一步提升了督办工作效能,成为快速遏制超标排放、消除高值区,实现污染源头有效预防管控的重要举措。
传统工作机制下,由于执法力量不足,出现问题后无法保证及时赶赴现场快速处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智能化监管水平,实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关口前移,强化事前管控、源头防范,市生态环境局依托天地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开发了“动态巡查管控”模块,建设了动态巡查管控系统,对生态环境数据超标事件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动态巡查,对超标数据进行实时预警,进一步规范超标事件督办流程、提高督办效率,实现超标事件的快速发现、快速推送、快速处置,有效遏制污染过程的持续,及时解决环境污染“小问题”,避免处理不及时而发展成为“大麻烦”。
市生态环境局动态巡查管控系统可对区域内空气自动监测站偏高数据、河流断面自动监测超标数据、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超标数据和企业用电量监控异常报警数据进行实时预警。一旦出现超标事件,市生态环境局督办员第一时间将事件处置指令推送到相关分局,分局催办员迅速将处置指令转发给现场处置人员,现场处置人员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调查处理,2小时内将整改情况在市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或智慧环保App内反馈,分局催办员对上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后报市生态环境局督办员最终审核,事件处置完毕。整个超标事件的处置,从数据审核、发出预警、转办督办、督促处置到整改回复,环环相扣,形成三级管理工作闭环,从而使超标事件迅速得到控制,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改,办理流程更加规范高效,有效遏制了污染过程的持续。
市生态环境局成立超标数据预警督办专班,专门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各类环境信息,专班实行7×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超标数据及时推送,让动态巡查管控系统发挥最大效能。与此同时,各分局也明确管理机构,落实专人值班值守制度,规范督办流程,确保收到超标预警信息后,立即行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超标事件的处理,并通过动态巡查管控系统进行反馈。市生态环境局还举办专题培训班,详细讲解空气自动监测监控、水质自动监控、污染源废气废水自动监控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确保每名执法人员都熟练掌握督办流程和专业知识,持续提升相关执法人员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严格考核问效,对因超标预警事件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着力提升工作质效。超标数据预警督办专班每天对超标事件处置情况进行统计,每周进行汇总,市生态环境局定期通报各县(市、区)超标预警事件数量、处置及时率和办结率,并对各县(市、区)进行排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