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为高质量发展降碳添绿

——茌平区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纪实

■ 张英东 范绍才

一粒小石子先煅烧产生石灰,石灰生成电石,电石产生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工序产生的废料电石泥可以替代石灰生产氧化铝,同时替代石灰用于电厂脱硫,脱硫产生的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粉,石膏粉再制成石膏板……一粒石子在企业内部循环利用,被反复“吃”了六次。

这是茌平信发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场景,也是茌平区“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信发集团,是茌平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型龙头企业,也是茌平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牵住信发集团这个“牛鼻子”,就掌握了“无废城市”建设的“金钥匙”。近年来,茌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引领信发集团以循环经济为抓手,走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新路径,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两河明珠”城市降碳添绿。

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建设“无废城市”,需要从源头治理,产业转型升级是其中的关键。信发集团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主动淘汰落后动能,持续推动装备提档升级、技术更新换代、能源调整替代,新旧动能转换积厚成势。

火电是信发集团的立企之本。曾经,信发集团依靠“小火电”发展,污染大、能耗高。如今,面对新的环保要求,信发集团痛定思痛,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进火电,零打碎敲肯定不行。要改,就做全世界最先进的。”信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信说。

信发集团坚持“压小上大”,一方面陆续实施4次集中“爆破”,拆除13台3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另一方面,投资300亿元建设600MW级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仅248克/千瓦时,排放优于天然气发电90%以上,荣获亚洲电力大奖。

“公转铁”调整运输结构。曾经,信发集团各类运输曾高度依赖公路,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如今,信发集团投资14亿元,建成9条铁路专用线,年可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排放2000余吨。今年,信发集团计划再投资15亿元对既有线路进行改扩建,力争煤炭、铝土矿运输全面实现“公转铁”。

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建设

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建设“无废城市”,需要持续推进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循环使用的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信发集团积极编织“循环网”,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推动企业和地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节水减排”降低水资源消耗,投资18亿元在山东省首创水冷机组改间冷机组新模式,建成全球最大的间接空冷塔,节水率达到97%以上;另一方面,“能源替代”推动绿色发展,投资6亿元,利用现有厂房屋顶,建设15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1.65亿千瓦时,有效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展。

信发集团通过“建链、延链、强链”,不断完善循环经济,逐步形成能源、铝、化工、生态产业链网。信发集团成功开发建设了粉煤灰渣制砖、制砌块,脱硫石膏生产石膏粉、石膏板、石膏砂浆等多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年可减少固废存量12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使困扰多年的固体废物摇身一变成为“建材产品”和“工艺用品”,推动了“无废企业”的建设。

在“无废城市”理念的指引下,信发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一个传统的地方发电企业,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逐步发展成为集发电、供热、氧化铝、电解铝、碳素、岩盐、烧碱、石灰、电石、聚氯乙烯、煤矿开发、铝矿开发、盐矿开发、铝深加工、环保建材、生态农业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探索“工农联营”,推动工业反哺农业

“无废城市”建设,不仅涉及工业,也影响着农业。信发集团将工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资源和技术等,应用到农业上,不断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集约化、现代化。

信发集团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绿色为核心,依托有利资源,以固废砌块筑垒成基,以废热废气制冷供暖,以集团电力蓄能补光,节能固碳,实现了工业能源资源在农业领域综合利用最大化,展现了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信发集团充分利用工业固废生产的砌块,建成1200亩多功能日光温室,90厘米的砌块墙体保温效果远优于十余米厚的传统泥土棚体。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棚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寿命,还减少了占用耕地,土地利用率提高至120%。

在鲈鱼养殖项目上,信发集团将温度在68℃左右工业余热通过管道输送到日光温室、玻璃温室及淡水鲈鱼棚,不仅使工厂减少了余热浪费,还降低了工业降温成本和能源消耗,一举多得。工厂化鲈鱼养殖项目,配套数字化智能管控系统,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循环水处理设施,为鲈鱼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养殖效率是普通坑塘的30倍。

信发集团攻克在工业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的技术工艺,将工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等废气同步回收后,输送到大棚内供樱桃和草莓“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玻璃温室樱桃、草莓大棚,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玻璃温室三层立体种植技术,特别是精准控温系统,可以精准把控棚内四季变换,实现错峰成熟。

2023-07-27 ——茌平区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6237.html 1 为高质量发展降碳添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