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安而不忘危 共筑国防新长城

聊城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开展“国防动员宣传进校园”活动(资料图)

东昌府区东关民族小学赴驻聊某部参加军事开放日活动(资料图)

开栏语

全民国防教育既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强心”工程。为了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各项工作,让全民国防教育直达广大干部群众,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聊城市国防动员办公室、聊城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聊城日报》开设“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专栏,以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提升全民国防教育覆盖率,推动全民全域普及,聚力营造全市上下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没有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

没有全民国防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与幸福。越是承平日久,越需要加强国防教育,克服和平麻痹思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不断加大国防教育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积极性,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国防观念,打牢全社会爱国强军的思想政治基础,全面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贡献聊城力量!

但立直标 终无曲影

“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上下学都会经过这里,自从有了这个国防教育墙画,每当走过这里,我都忍不住驻足观看,看到这些文字和图画,了解了很多国防教育知识,我感觉振奋人心,很有教育意义。”茌平区实验小学学生王梓琛站在图画前说。一幅图画就是一个国防故事,一条街区就是一面教育旗帜。在茌平区人民广场东南怡心路,“国防教育科普墙”上绘制的战斗机、军舰、坦克等战斗装备多种多样,“军队打胜仗 人民是靠山”等标语振奋人心。

天下虽安,心中不能没有狼烟。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防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聊城市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强心”工程,坚持高起点筹划、全方位融入、多途径践行、常态化推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把国防教育作为向民族灵魂里熔铸精神、思想里渗透价值、骨髓里注入忧患、脑海里输送责任的战略工程,在坚持不懈、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育引导之中,让“国安才能家宁”的国防观念成为全社会共识。

2022年,我市成立了市委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建立起上下贯通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军地合作、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着力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扎实开展国防动员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媒体行动,大力宣传关于国防动员的方针政策,以及我市人民防空平战结合,为民造福的建设成就;充分结合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居民防空防灾意识和救助技能,营造浓厚氛围。

国防教育阵地是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市统筹利用军地资源,加快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丰富拓展教育培训、军事体验等各项功能;合理规划一批国防主题公园、街区、广场、主题长廊等,让群众在休闲时受到国防教育的熏陶。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优秀兵支书等典型选树,成为国防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

欲致其高 必丰其基

我市先后投入1540万元,为驻聊部队修建营房,购置战备训练器材,改善部队官兵学习训练环境;军分区组织官兵参观革命军事馆,到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现地教学,参加烈士公祭仪式等,持续引领官兵铸牢军魂,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战备观念;结合我市国防教育进校园暨开学第一课活动启动仪式,为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临清市实验中学揭牌,临清市156所中小学,12万余名学生同时参加……

武备之要务,当以强心为先。去年以来,聊城军地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持久发力,紧紧盯住群众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投向,广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拓展平台阵地、融合资源力量、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灵活运用好每一处红色场所,大力宣扬好每一个英雄故事,不断扩大国防教育的有效性、覆盖面以及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国防教育融入城市的灵魂血脉。

聊城军分区聚焦“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深化主题教育,坚持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深化落实军队人员国防教育,利用整组点验、集中训练以及遂行重大任务等时机,组织民兵开展职能使命、形势战备、战斗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设近600平方米的聊城革命军事馆,建设集革命军事历史、新时代改革强军、征兵优待政策、军地双拥创建、军队十大英模、国防法规宣传为一体近400米长的“国防教育一条街”;扎实推进基层人民武装部达标达优建设,提升应急应战能力,全市134个基层人民武装部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达优。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部队备战,把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纳入市“双拥”工作要点,并立足资源优势,构筑国防教育“红色矩阵”。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600万元,带动各级财政补助1000余万元,保护改造提升各级烈士纪念设施,2022年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80余场次,接待群众10万余人次;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国防知识,2022年开展“英烈文化宣讲行”巡讲专题活动245场次,受众65余万人次;先后遴选27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中担任国防教育“兵教师”“兵教官”,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榜样示范者。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7月18日,由省国动办组织的山东省沿黄九市集群式重要目标协同防护演练活动在济南、聊城、东营等九市同时展开。由市县国动办、黄河专业机动队、消防、交警、医院的130余人组成防汛抢修专业队在东阿黄河大坝开展防汛抢修演习,进一步提升了国防动员队伍的动员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充分体现了我市综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效。

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振奋全民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六个新聊城的重要作用。我市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意志和力量,厚植全体聊城儿女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深切情感。

为扎实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我市坚持青少年国防教育没有“下课铃”,制定中小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各学校将国防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将国防教育融入德育、体育、思政课,探索开设国防教育专项课程;加强校园国防教育宣传长廊建设,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手抄报、校园广播、宣传条幅等形式实现校园国防教育宣传全覆盖;邀请知名老红军、部队英模等走进校园讲传统讲历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组织学生进军营学习观摩万余次,去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先辈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岁月,组建小记者采访团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之情。

我市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强化红色基因传承,打造市图书馆红色体验区,为读者品读红色经典书籍、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搭建优质的阅读平台;充分利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等8处省级红色研学基地、22个红色景点景区,打造“两河之约”国防教育研学品牌,推出“两河之约——青春研学季”活动,首季参与人次超3万人;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推出“初心永铸·百年芳华”聊城红色旅游产品线路12条,感悟楷模精神,体悟红色传承;积极创作以红色精神、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文艺精品,推出革命文物主题节目《红色遗珍》78期,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弘扬爱国精神。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如今的聊城,正在不断扩大国防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持续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国防教育融入聊城的血脉和文脉,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2023-07-2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6274.html 1 安而不忘危 共筑国防新长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