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河故道 看千年古桑

专家学者沉浸式体验临清桑黄文化

本报讯 (记者 吕晓磊 刘亚杰)秦汉古河道,明清椹果园,地处黄河故道的临清,野生桑黄资源丰富,拥有天然的桑黄优质菌种库。8月2日,来自中国菌物学会、从事桑黄等食药用菌研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食药用菌相关产业的企业负责人齐聚临清,参加中国(山东·临清)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桑黄发展大会,沉浸式体验临清独特的桑黄文化。

桑黄,别名桑耳、桑黄菇,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珍稀药用真菌。在中国临清桑黄博物馆,古老的东方桑文化得到再现,让专家们感受到临清桑黄产业的勃勃生机。“临清桑黄是生长于古桑树上的天然野生桑黄,有效成分含量极高,是其他杂树黄的几倍。经行业专家检测后,临清桑黄中的三萜、多糖、总酚、麦角甾醇等成分含量高,是正宗的古籍记载桑黄。”伴随着讲解员的专业讲解,临清桑黄成功“圈粉”。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临清地处黄河故道,现存大量古桑树群,有桑树2万余株,最为古老的树龄达1200年以上,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古桑树群,看到千年古桑依然根深叶茂、绿荫如盖,专家学者们赞叹不已。

临清市通过开展桑黄人工栽培、人才引进、产品研发,文化资源挖掘,打造特色品牌,已逐步建成了集菌种选育、人工栽培、产品研发、全域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古老桑黄摇身变为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生动诠释了“资源变资产”的智慧与创想。

出席2023中国(山东·临清)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桑黄发展大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表示,临清市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桑黄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桑黄是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中药,它可食可补可药,临清桑黄产业的发展是在实实在在地推进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这次大会更是为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和桑黄产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玉说,临清可以充分发挥黄河故道资源优势,加速桑黄育种、深加工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技术和产业对接,延长桑黄产业链,推动桑黄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产品竞争力,品牌是关键。李玉表示,临清桑黄产业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还要加强桑黄品牌的建设,黄河故道古桑园是个金字招牌,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政府要立足这一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桑黄产业发展,力争让临清桑黄走向世界。

2023-08-04 游黄河故道 看千年古桑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6497.html 1 专家学者沉浸式体验临清桑黄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