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司法局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刘敏) 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今年以来,聊城市司法局以“提”的决心、“敢”的勇气,全面履行“一个统筹 四大职能”,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有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持续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司法局高规格召开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动员会,做到创建目标、要求、责任、措施“四个明确”。出台全省首部烈士褒扬市级政府规章,拟向市人大提交2部条例。在全市范围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出台《聊城市行政检查管理暂行办法》,举办法治为民“十件实事”、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典型案例”等“三个十佳”评选活动,深化提升“1+3”行政应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新打造“数字法治+智慧复议”集成平台,让法治建设成效可见可感可触。
持续打造“有事来聊”人民调解品牌。市司法局坚持一体推进、多点开花,实现“有事来聊”品牌标识全覆盖。组织开展了“排查纠纷防风险 和谐稳定促发展”矛盾纠纷化解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调研两项活动,上半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10272起,调解案件10289件,调解成功10171件,“有事来聊”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刊发,阅读量达10万以上。
持续深化“法治+”工程。坚持司法行政工作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资源优势,推出“沿着黄河去普法”“企业法律服务专员”“护航乡村振兴”等一批法律服务新举措。聚焦“关键少数”,不断拓展精细化学法、差异化考法、精准化讲法、一体化述法“四化”新模式,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精心打造“两河”法治文化带,积极培树以“法润水城”为代表的特色法治文化品牌、以“一乡镇一团队、一村居一顾问”为代表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让法治惠及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3.0版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覆盖41个执法领域,785项免罚轻罚,达到全省领域最广,项数最多。成立全市产业链链长制法治环境保障组,组建产业链链长制法律服务团,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链条的法律服务。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工作,让法治建设成效可量化、可评估、可比较。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聊城市司法局将紧紧围绕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笃定实干、瞄准一流、奋勇争先,突出抓好全面依法治市“龙头工程”、法治政府建设“主体工程”、普法工作“源头工程”、基层基础“固本工程”、公共法律服务“保障工程”和营商环境“护航工程”等六大工程,以高水平法治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