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优环境 聚商机 赢未来

——看莘县如何抢抓高铁机遇

■ 本报记者 苑 莘

本报通讯员 武亭亭

8月12日,莘县县城区的东南角,工程车辆不停穿梭,莘县站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随着济郑高铁全线通车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莘县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正加紧行动,捕捉珍贵的发展机会。

推进城市更新

莘县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县。高铁的到来,为其迎来了转型的绝佳机遇。

凡事预则立。为保障济郑高铁顺利通车,抢抓高铁通车机遇,过去一段时间,莘县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高铁通车前后系列工作,县高铁新城建设服务中心、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等20余家职能部门、企业畅所欲言,共话“高铁时代”。

莘县在高铁新城规划了“八横九纵”主次干路网。目前,直通高铁站的甘泉路地下综合管廊已投入使用,站前广场及周边主要道路的各类管网已经填埋,部分道路正在建设中。在河道水系景观打造上,植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规划引水入城,连通莘范干沟和仲子庙干渠,对部分景观河道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水城相依”的灵动新城;在场站设施建设上,莘县站房装饰装修已进入收尾阶段,站前广场及周边规划建设社会停车场、商业综合体、高端写字楼等,目前正按照施工计划分阶段建设中,旨在便于乘客交通方式的转换,提高出行效率。

在城市形象宣传上,莘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具有莘县特色的宣传阵地,在站房内部、站前广场标志性建筑、主干道灯杆路牌等位置策划系列宣传内容,表达莘县群众对高铁通车的期盼,展现莘县喜迎八方来客的胸怀,促进招商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

加快产业升级

高铁是人员、资金快速流通的载体。对有1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的莘县来说,如何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该县计划发力产业升级,抢占产业高地,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吸引生产要素聚集。

莘县的优势产业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的升级需要产业园区支撑。该县规划建设了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地处县城周边的核心区包括“一心、一带、两园、三区”,规划面积14.99平方公里。其中“一心”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一带”即徒骇河滨水休闲景观带;“两园”即农产品智慧物流园、生物科技产业园;“三区”即蔬菜种业创新发展区、蔬菜高新技术集成展示区、“新六产”融合发展区。省级农高区以设施蔬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主题,创新“数智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开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五链同构”,做大做强种苗繁育、设施蔬菜、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向周边地区输出技术、标准、设施和模式,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铁也已成为莘县招商引资的一张新招牌。该县充分发挥高铁通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提振作用,聚焦优势积极引入教育、医疗、物流、商贸、大数据等高端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宜居宜业新活力。以高铁站附近的聊城鲁西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区实行人人重招商、人人抓招商,围绕大豆蛋白、预制菜两大特色产业持续发力,全力打造莘县北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目前,园区已入驻各类企业22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规划建设了高端大豆蛋白产业园、高端食品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优质新兴产业集聚地。

2023-08-15 ——看莘县如何抢抓高铁机遇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055.html 1 优环境 聚商机 赢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