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常委会
建强“四个机关” 推动高质量履职
本报讯 (记者 林晨) “我们聚焦‘三提三敢’工作要求,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列清单、查不足,抓整改、促提升,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走在前列。”8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越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启动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提标意识、加强提速动力、拓展提能力渠道,铆足敢闯劲头、提升敢干底气、激发敢争先活力,加强政治机关、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四个机关”建设,推动高质量履职,不断为聊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推动高质量立法,开展高效能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对标先进,找准“小切口”,探索“小快灵”,重点围绕城乡网格化管理、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开展立法,努力为“六个新聊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今年5月1日,《聊城市预付式消费卡管理条例》和《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两项法规在全国设区市地方立法中都属首例。同时,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预决算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实施了高效率、高频次监督,全力服务保障我市发展大局。
提升履职能力,打造高素质队伍。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举办了市人大代表培训班、延安精神及民主治理学习班、市人大履职能力与创新意识提升培训班,提升了代表和机关干部的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强化阵地建设,成立茌平区人大代表培训基地,拓宽代表知情知政途径,提升了代表的履职能力。
积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改革创新项目清单”,推动13个创新项目有序开展,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对我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成果、预付式消费卡立法等工作给予批示肯定。制定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明确10个重点调研方向,扎扎实实推进调查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打造“知行人大 权·利人民”党建品牌,实施机关“创模范”、组织“创品牌”、支部“创五星”、干部“创榜样”行动,开展“委室亮相”“三提三敢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代表、干部队伍奋勇争先的劲头。
对于今后的工作思路,王越军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对标“三提三敢”要求,进一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以担当展现新作为,以奋斗力争新成效。聚焦聊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局,找准切入点,全力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提高履职精准度和实效性。发挥人大代表优势,把群众意见及时反映上来,搭好人民群众“连心桥”,唱出民情民意“好声音”。加强素质能力建设,锻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