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
政务上“云端” 便民入“心端”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有的市民不会在网上办理业务,打电话咨询又听不明白,有了‘云易办’平台,市民就能和我们同屏互动、‘面对面’地交流,咨询问题可方便了。”8月14日,在东昌府区社保与智慧就业综合大厅,“小易”工作室值班人员田李丽通过“云端”服务模式,回复了一名市民的咨询电话,对方表示非常满意。
今年以来,东昌府区全面落实市委“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要求,持续擦亮“昌·快办”政务服务品牌,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致力优服务、增效能、快发展,探索出一系列助企便民新举措,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提标提速提质,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给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云端”政务服务,东昌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托“云易办”系统,升级打造“小易”工作室,将政务服务窗口设于“云端”,实现远程指导、实时导办、在线答疑等“一对一”全方位服务,有效规避了单纯语音交流可能存在的沟通不充分、理解有偏差、指导不直观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东昌府区已上线1205项政务服务事项,覆盖全区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7个部门专厅。
“现场办”“掌上办”“网上办”,东昌府区社保与智慧就业综合大厅全力打造“就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让办事群众切身体会“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好处。线上就业平台提高服务事项网办比例,推行在线申请、在线受理、不见面审批经办模式。目前,“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服务平台和“爱山东”App已实现20余项业务线上查询办理。优化智慧就业服务窗口,设置自助服务区,开展“社银合作”模式,把社保窗口“搬”进银行营业网点,已有24项重点民生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自助柜机随时办。
8月14日下午,在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道”理学堂,45名小学生在志愿者的领读下,大声朗诵《少年中国说》。
为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家长暑期看娃难题,今年暑假期间,道口铺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主阵地开设了“道”理学堂。这个公益课堂设有课业辅导、国学、非遗手工等课程,由大学生、非遗传承人等志愿者免费授课。
“道口铺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打造‘道’系列志愿服务项目,比如医‘道’同行的义诊活动、头头是‘道’的义剪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活动,把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道口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孟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