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沟里的“大民生”
——阳谷县城市品质提升样板工程剪影
■ 本报通讯员 商贺 唐文婷
8月17日早晨5时20分,34岁的阳谷县谷南社区居民李伟开始10公里的晨跑,“沿着‘小河沟’一直向北跑,跑到和畅园再回家,一路都是新修的跑道,景美,空气也好,让人身心舒畅。”
李伟口中的“小河沟”就是聊阳渠,全长6.8公里,贯穿阳谷县城,不仅是一条引黄灌溉的沟渠,也承担着城区防洪排涝的重要职能。从原来阳谷人闻声色变的“臭水沟”,到现在众多居民休闲锻炼的打卡“网红地”,短短两年,小河沟因何而变?
起步前行:
“臭水沟”变身“金水渠”
“这条河原先水体发黑,散发异味,附近居民夏天都不敢开窗,更不愿到河边来。”说起十几年前聊阳渠附近的居住环境,56岁的胡明强不由地叹气。
作为阳谷县境内的重要河流,长期以来,聊阳渠河道狭窄、淤泥堆积、堤防残缺、侵占严重,造成河道不畅,行洪能力下降,防洪体系亟待完善;同时,城区雨污分流管网不健全,城市污水及周边居民污水直排问题严重,其所在的流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城市改造,迫在眉睫。2021年以来,阳谷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精致宜居城市,城市更新强力推进。该县先后投资7.5亿元启动聊阳渠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防洪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工程及河道两侧道路配套改造等。目前,河畅、水清、景美、宜人的城市水系已初步呈现。“现在出门就是绿化带,带上壶茶,喊个棋友往阴凉处一坐,别提多舒坦了。”胡明强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稳步前进:
“小水渠”变身“大乐园”
“快看,这是白鹭,这两天河道里的水鸟越来越多了。”位于侨润街道的和畅园清风袭面、翠柳摇曳。李伟拿起手机,抓拍了一张白鹭的照片。
“现在不仅水鸟多了,来游园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和畅园门口,工作人员陈烁说。作为聊阳渠生态环保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项目,和畅园是省内唯一一座儿童无动力设施景观主题公园。“目前,我们建设有彩色沥青健身步道2.5公里、无动力儿童游乐设施6座、儿童戏水喷泉设施1座,还有休闲广场、特色座椅、灯光等游乐休闲设施,很受孩子们欢迎。”陈烁介绍。
“老铁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阳谷的新景点。”在和畅园北侧的绿化带上,阳谷县青年岳溪东正对着手机摄像头直播。自2022年6月1日全面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以来,和畅园举办了国庆大型恐龙展、星空银河灯会等多项亲子文化活动,吸引游客30万人次。
停步回首:
“水平面”变身“多平台”
8月19日6时20分,阳谷县体育文化公园南侧的体育广场上,一群篮球爱好者正在打球。该公园位于阳谷第二实验中学体育场西侧,南至金河路片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阳谷县结合聊阳渠生态环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对第二实验中学体育场进行翻新,并重建了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满足群众健身休闲、户外游憩等多种需求。
“我们在学校与体育场之间修建了过街天桥,保障了学生的进出安全。南区的体育文化公园以‘体育精神’为主题,设置五人制足球场、三人制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慢行绿道等主流运动功能空间,能满足不同时节、不同人群的运动和精神需求。”阳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胜祥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阳谷县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聊阳渠改造提升,让广大居民有休闲处亲子互动、有空旷处跳舞娱乐、有僻静处静心读书、有专业处运动健身,让城市充满烟火气、书卷气、阳刚气。在2022年度全省满意度调查的居住环境方面,阳谷县位列全市第1名;2023年1到5月份公布的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综合评价为全市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