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管住小微权力,壮大集体经济,东阿县——

为“三资”管理上把安全锁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农村“三资”头绪多、问题复杂,处理起来棘手,东阿县以“清、管、用”改革快刀,斩“三资”管理乱麻,推动“三资”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既管住了小微权力,减少了群众身边的腐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8月18日,记者在东阿县了解到,该县将农村“三资”专项整治作为抓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自2020年4月起启动专项整治,县乡村三级书记同时发力,县纪委监委、公检法司等部门协同发力,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专业力量参与、党员群众拥护的浓厚氛围。针对承包费应收未收、违规发包、土地分配不均等不规范问题,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逐村分类建立台账,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党员干部上门做工作等方式,合情合理、依法依规地解决难题,对非法侵占霸占集体“三资”拒不退赔或采取非法手段阻挠清理的,由公安部门迅速介入、依法处置。截至目前,共解决土地问题1.8万余个,收回不合规承包地4.5万亩,清缴资金6600万余元,村居平均增收12万元。

在做好清理的同时,加快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改革,该县制定《东阿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考核办法》等24项管理办法和15个指导意见,严格执行每月抽查、每季检查、销号管理等工作制度,从源头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齐抓共管机制,形成“一网式”监管闭环模式,截至目前,共管理村级承包租赁合同3.4万份,排查问题合同5927份,整改完成率95%,预计全年村集体合同收入1.4亿元。建立综合性智能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将农村集体资金审批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线上审批、银联直付等制度,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无纸化”审批、“非现金”支付。目前,全县已完成线上非现金支出4.8万笔,累计支付资金15.7亿元。

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东阿县组建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采取“实时化公开、一键式夺标”方式,将集体土地发包、集体资产流转、村级小微工程招标等事项,全部纳入平台交易,有效杜绝了村里招投标“拉关系”“讲情面”等问题,规范了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增加了村集体收益。目前,农村产权累计入场交易519笔,成交金额5798万元,为村集体增收895万元、节约资金109.5万元。

2022年12月,东阿县探索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案例入选全省农业领域典型汇编,并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充分肯定,东阿县姜楼镇陈店村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试点,并代表聊城市在全省“三资”提级监督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专项整治以来,东阿县大信访和纪检监察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20.8%、27.3%,该县被授予2022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2023年度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示范点。

2023-08-22 管住小微权力,壮大集体经济,东阿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514.html 1 为“三资”管理上把安全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