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全国劳模的“三件宝”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山东聊建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振月曾先后4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工匠等20余项荣誉称号。

8月16日,他向记者讲述其奋斗经历时,展示了“三件宝”。

其一是一本字典,这是他23年前逛夜市时从地摊上买回来的,现在已成了他形影不离的“朋友”。1998年,李振月初中未毕业,就在建筑工地当水暖学徒工,他心有不甘,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由于文化程度低,学习和理解比较吃力,这本字典就成了他“无声的师傅”,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作标注,方便多了。他不怕基础差,不怕起点低,不怕被人笑话,满脑子想的都是学习和钻研的事,他把大家打扑克、逛商场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十年间获发明专利5项,研究小发明4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地漏渗水、返异味是建筑安装行业的一项质量通病,经过反复试验,李振月想出了提前预埋PVC大小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被迅速推广。2020年,他报考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现已顺利毕业,成为该学院的首届毕业生。

第二件是一张照片,这是2020年他和徒弟许明月的合影。自2011年起,许明月就一直跟他干,12年中,李振月不仅传授给他技术,更传递给他劳模的责任和梦想。这么多年来,许明月怀揣劳模梦、工匠梦,无事、无时不追求完美,2020年,许明月也被评为全国劳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聊城出了对‘劳模师徒’”在颁奖现场迅速传开,成为一段佳话。

迄今为止,李振月所在的山东聊建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已涌现出四位全国劳模、两位山东省劳模,这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接力,一种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行到底的行动。

李振月的第三件宝是一张字条。2020年,他在一所中职学校给学生宣讲劳模精神时动情地说:“初中未毕业时,母亲去世,我跟随父亲去工地干活,因年龄小、力气小,大家都不愿带我,但我下决心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不愿干的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宣讲结束后,一个学生跑到主席台前,递给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努力,我会自觉向劳模学习,长大后回馈家乡”。学生递上来纸条,随即转身离开,李振月不知道这个学生的姓名,但他知道,劳模精神已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李振月是聊城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宣讲上百次,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要怀揣梦想,勇毅前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中找寻人生的意义。通过一轮轮的宣讲,“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号召变为更多人的行动,他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明星”。

20多年来,李振月所带领班组完成施工任务100余项,完成施工产值2亿多元,12项工程被评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李振月说,他愿把这“三件宝”的故事讲述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感恩伟大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在新征程上谱写青春与奉献的华彩乐章。

2023-08-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525.html 1 全国劳模的“三件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