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解民忧 服务暖人心

——新华路街道党员干部主动进村入户解难题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昨天,街道办事处的朱书记来俺家了,详细问了家里的情况,还问俺生活中有啥困难。”9月1日,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红星社区古楼村的杨玉香笑着说。

群众的满意和干部的关爱密切相关,干部的关爱和执政的理念密切相关。自从临清市提出网格一线工作法后,新华路街道立即掀起“干部走基层”的热潮,500多名网格干部走街串户,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给予及明帮扶。

“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在工作岗位上接待和帮助群众。现在,我们所有干部下沉,挨家挨户访问,大大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质量。”街道党建办主任赵明智说。

为更好地做好民生调研,除了由干部带头走基层以外,还选配行政事业工作人员、劳务派遣、社区工作者、综治网格员、街干、村居干部担任微网格长,每天巡查网格,入户走访,并通过“智慧社区”系统随时上传群众需求信息。在解决问题上,坚持事在网中办,办事不超时,能当天解决的绝不拖到第二天;根据外来人口、党员家庭、高龄人群等不同类别,在“智慧社区”App中建立资料档案,全面掌握信息和问题,实现“一楼一档、一户一表”。入户走访中,发放网格长便民服务联系卡20000多张,公开网格长姓名和联系方式,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

韦庄村的刘小光说:“最近,我和弟弟因为一棵树闹矛盾。街道干部把我们叫到一起,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俺俩心服口服。”

为使走基层工作更有深度和广度,新华路街道拓展了志愿者“培养链”,通过党组织倡议、党员带头,以小区、微网格为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入户走访进行扫黑除恶宣讲、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及安全隐患排查等服务;完善了居民自治平台,以新华路街道“情暖365”社区党建品牌为牵引,广泛发动网格内党员群众参与网格治理,打造了51个“问计于民工作室”,让广大群众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建议者。

“我们把群众上门改变成干部敲门,这一变化优化了干群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说,今年以来,辖区51个村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62项。

2023-09-06 ——新华路街道党员干部主动进村入户解难题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284.html 1 “敲门”解民忧 服务暖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