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共富工坊”勾画致富新图景

——高新区全力推进共富样板区建设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9月3日,在高新区顾官屯镇“顾乡有你”共富街区内的巾帼工坊,工人们正将制作好的床上用品打包装车。这种简单的缝纫加工项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时间自由,不仅能为农闲在家的妇女带来一定的收益,还能采用送料、送技术上门的形式帮助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就业。这样的“共富工坊”在高新区遍地开花,成为全力推进共同富裕的乡村新景。

近年来,高新区立足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以“共富工坊”为产业载体,建设共富样板区,探索构建农文旅融合、来料加工式、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新模式,全力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建成“共富工坊”100家。

政策资源沉下去

共富工坊建起来

高新区围绕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村民增收致富、有利于新型业态培育、有利于乡村治理推进的“四个有利于”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充分利用农村宅院、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开展“共富工坊”建设,建成30处来料加工式制造车间。

结合现有的西瓜、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高新区按照区域相近、产业相同原则,精准匹配村级资源和企业需求,引导村集体、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和企业合作开展“共富工坊”项目建设。目前,通过村企合作,已建成14家集加工、体验、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型“共富工坊”。同时,高新区将建设 “共富工坊”与传统美食、红色文化、乡愁记忆有机结合,探索非遗保护和利用,推进乡土文化、空间环境、产业经济一体发展。目前,正系统修复“苏民故居”“鲁西银行鲁西北印刷所旧址”2家红色文化工坊,建成制香加工坊2处,建成许营焖子、顾官屯手撕鹅、汪庄羊肉、赵庄风干鸡等8家传统美食加工工坊。

多元要素融进去

业态植入活起来

高新区针对“共富工坊”性质多样、规模不一、管理使用单位不同等具体情况,创新民营企业、合伙人、村集体等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各方主体做优做强“共富工坊”的积极性,实现从单兵作战到体系支撑的转变。

位山湿地公园露营野炊农旅工坊结合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和加工技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植入时令采摘、 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民宿经济等新业态,以农塑文、以文兴旅,开发共富打卡游线,将工坊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从 “传统农业到农文旅”的转变。

“许营好品”共富工坊采用“市场投资+电商运作+流量带货”模式,引导10余家直播团队入驻,进行直播带货,推动工坊实现从“线下卖到线上卖”的转变,电商销售超2000万元。

壮大产业走出去

引领农村富起来

高新区通过“共富工坊”建设,改变传统小作坊脏乱差、低小散的格局,壮大了农产品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致富。截至目前,全区参与“共富工坊”建设企业25家、村集体37个,带动15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村民共富,可以推动村社“集体富”。高新区通过“共富工坊”建设,引导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工坊产业向旅游、文化、康养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有效促进村集体增益,实现“一个工坊带富一个村”。高新区深化村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在许营镇周刘村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起了一座欣苒礼品玩具加工厂,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助力村集体增收。

如今,许营镇“芽苗菜”种植工坊已发展农户100户,作为农民增收的新路径,村集体统一回收挣取管理费用,并且可以通过“许营好品”农村直播电商平台推广销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23-09-07 ——高新区全力推进共富样板区建设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369.html 1 “共富工坊”勾画致富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