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悦”教育谱新篇
——聊城第五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亮点撷英
■ 郝凯 鲁晓佩
聊城第五中学积极践行“三提三敢”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一切”的工作思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打造了“红烛争辉 匠心筑梦”一校一品党建品牌项目,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互促共进。在教育主阵地,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在“115”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主张——“和悦课堂”,打造和谐、愉悦、灵动的生态课堂。
党建引领 “五育”融合
聊城第五中学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传帮带作用,将学校建设成为优秀人才聚集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开展“双培养”、教师素养大赛、“感动五中十大人物”评选等活动,激励教师发挥“红烛”精神,打造“红色先锋”;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创建“党建文化长廊”“红色广场”,打造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聊城第五中学坚持“五育”融合的办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校创新实践“六大育人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设书法、舞蹈、创客等32门特色课,设立校园“五大节日”——读书节、戏剧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今年2月,该校4支队伍参加了首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分别获得“TAI智能车”省级一等奖、二等奖,“AI Robo普及赛”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今年6月,吴宇欣、刘浩宇等多名同学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荣获“AI创想家”等赛项大奖。
减负提质 聚焦课堂
质量是立校之本,课堂是教育主阵地。为帮助青年教师备好课、上好课,聊城第五中学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课堂改革。第一次是统一思想,从“提分”回归“育人”;第二次是创建以遵循生命成长规律、追求优质教育为基点,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温故知新、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互助探究、巩固提升为教学环节的“115”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次是在“115”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教学主张——“和悦课堂”。三次改革的成功经验被《人民教育》《语言文字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在“双减”背景下,聊城第五中学制定《聊城第五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以5个维度、21个要素为基本内容,重视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横向评价,每学期举行“五育之星”颁奖典礼,突出评价的激励性、指导性。今年,该校的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实践’+‘创新’构建立体动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成功入选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提升类项目库。
聊城第五中学注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班子成员多次到省内外学习交流,多次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分析论证。校长徐俊峰多次应邀到重庆、青海、菏泽等地举办的校长培训班进行经验交流。该校还派业务副校长到潍坊诸城市实验初中、北京实验学校跟岗学习,请市区教体局各学科教研员定期到学校听评课,并多次走进青岛二十八中学习请教,和青岛三十一中组成结对帮扶学校。今年5月,该校骨干教师赴潍坊外国语中学、潍坊新华中学、潍坊广文中学等名校进行交流学习,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吸引来众多观摩交流者。衡水学院“国培计划2022”河北省初中党组织书记研修班、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教体系统、菏泽市鄄城县第十二中学、重庆彭水思源实验学校先后来交流学习。
聊城第五中学坚持党教融合的办学思路、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先后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聊城市平安和谐校园”等30余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