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银发族”跟上时代脚步

——我市深入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

■ 本报记者 苑莘

手机订外卖、网购、视频聊天……数字时代,一条“鸿沟”横亘在老年人面前,将他们阻挡在智慧、便利生活之外。过去几年,我市为解决老年人在高频生活场景中遇到的智能应用现实困难,实施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项目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并入选了2022年度山东省科协改革品牌项目。”9月7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潘云霞介绍。

围绕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我市多部门开展了专项行动,市科协开展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老龄委推进“银龄安康工程”、聊城联通开展了“科技助老 联通美好”公益大讲堂行动等,有体系地组织老年人进行智能手机应用培训,提升他们的反诈防骗意识。此外,全市各县(市、区)科协也组织开展了“老年人科普专项行动”、各科普社区分别开展了科普微课堂等。

为推动行动取得实效,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智慧助老新模式。运用“互联网+养老”思维,将“智慧养老”与“幸福宜居”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科普+学会”、“1+1+N”科普模式。通过专题讲座、科普活动,结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事例,如网上请小时工、修理工预约服务,带领老年人快速融入数字生活。吸引、招募熟悉智能手机应用的科技工作者、金融服务和信息通讯从业人员、教师、大学生等建立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环境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在帮扶工作中,市科协有效利用“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村”阵地资源,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五送五进五提升”健康促进、手机应用科普等活动,推广“科普中国”平台中适老化数字素养视频,帮助老年人拥抱数字生活。以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科普之春为依托,将知识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悬挂宣传条幅230余条,张贴宣传画标语1万余张,发送手机微信宣传短信20余万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对老人来说,融入数字时代并不容易。为此,市科协联合中国联通聊城分公司开展智能化培训,通过现场参观、5G智能体验等,让老人多样化感受生活中的各类智慧化场景。针对老年人“慢懂快忘”的特点,组织科普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以拉家常的方式“送教上门”,帮助老年人熟练掌握智能手机常用功能,手把手演示如何使用地图导航,如何进行网上挂号、问诊。对年龄大的老年人,志愿者将操作步骤详细写在纸上,让老人听得懂、记得住。深入广场、社区、公园,发放互助科普倡议书,引导家庭成员以及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积极参与智能手机应用帮教活动,鼓励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让更多老年人用得上、愿意用、用得好。

如今,这项行动仍在继续。市科协计划与中国银行聊城分行、中国联通聊城分公司共同建立聊城“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联络机制,实施组建专业人员师资队伍、联合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共同研发优质科普资源等具体举措,联合参与实施《聊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25年)》和聊城“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

2023-09-12 ——我市深入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8626.html 1 帮“银发族”跟上时代脚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