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厚植发展首店经济的土壤
■ 赵宗锋
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开张,此后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选择首先在北京落户。首店首发,为首都商业繁荣贡献了力量。
2018年,上海启动“全国新品首发地”活动,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并将其视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一张名片。此后,首店经济蓬勃发展,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城市商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按照专家给出的定义,首店经济中的“首店”指的是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者是新的潮牌,在某个地区首次开设门店,例如全球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等,或是指传统老店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形成的新店。顾名思义,首店经济是这些品牌首店集聚衍生的有助于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以及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加快发展首店经济,引领城市新消费趋势,激活城市消费升级的新动能,进而促进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当前,聊城正全力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动能转换、低碳转型、城市提级的发展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聊城还是全省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青年兴聊”工程,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越来越多青年来到聊城就业创业。这些都是聊城发展首店经济、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的有利条件。
作为稀缺资源,首店经济是城市商贸活力的“晴雨表”,也是检验区域营商环境的“试金石”。一座城市期待“首店”提升消费水平,“首店”也会“挑剔”城市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以首店经济发展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城市和“首店”的相互吸引,双向奔赴。
不可否认,当前我市引进行业内代表性品牌的数量和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我们需要厚植首店经济发展土壤,高标准持续打造吸引外来品牌落户的消费环境,尤其是提升综合体、步行街、商圈等平台的精细化运营,用好国家、省、市各级优惠扶持政策,重视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致力于为高品质“首店”进入聊城提供定制化、菜单式的政策和服务。另外,也要结合聊城自身特点和定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拓展新兴消费场景,提升消费水平,努力培育有条件“出圈”的特色“首店”,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消费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