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赋能 擘画自然资源新篇章
——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治政府建设综述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周小红
9月12日,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道路干净宽阔、楼房窗明几净,绿植如茵、风景如画,宛如花园一般。
太平新村位于沉沙池中心,曾因泥沙长期沉积在村两侧导致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成了沙窝窝里的苦村子。这些年,村里建成了卫生室和学校,群众搬进了二层楼房,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等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村里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幸福故事。
现在,村里还有一处别样的景观——度假区自然资源法治广场,外地来村参观的游客总会被广场的景色吸引。雕塑、宣传栏、标语展牌、法治漫画、民俗谚语、法律条文摘编……广场将法治文化展示与法治宣传教育、法律便民服务融合,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了解法律知识,实现普法教育长效化,擦亮了“法润自然”底色。
“法润自然”是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打造的自然资源文化品牌之一。近年来,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循法而行、依法而治为目标,守正创新、驰而不息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铸造“法润自然”品牌。今年4月,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被自然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确定为基层法治联系点,成为全国第四个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基层法治联系点的单位。而在2022年,全省唯一一个村庄规划立法试点落户我市,3个法治宣传阵地入选全省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基地,2个基层单位被列为省自然资源厅基层法治联系点。
深耕法治文化,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夯实了自然资源法治根基。
品牌引领
树牢自然资源法治信仰
坚持良法善治和程序公正相统一,法治建设和工作机制相统一,法治队伍和服务群众相统一……使群众在每一项政策文件里、每一个执法决定下、每一宗行政争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2年4月,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了“法润自然”工作品牌创建意见。品牌创建工作以“牢记法在身边、牢记法治方式、牢记程序正当、牢记比例原则、牢记人民至上”五个牢记为总抓手,旨在让法治理念浸润于行政行为全过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干部职工成为法治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和自觉传播者,让法治力量滋润自然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在着力打造“法润自然”工作品牌的同时,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同步打造“专家讲、自主学、观摩思”三类法治课堂,让法治课堂成为法治文化品牌的有效载体。
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行政应诉专家围绕行政应诉改革创新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主题进行专题授课,切实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通过大讲堂、专题讲座等方式,专家学者讲解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政策知识,深刻体会法治文化的传播力。此外,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办了政策法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等培训班,提升干部职工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法治文化的指引力。
学习是工作开展的万能钥匙。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学习机制,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教育基地实践学、支部集中深入学、小组读书会交流学、搭建平台自主学等方式,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平台,激励全体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自觉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结合自然资源领域行政争议案件发生特点,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庭审观摩活动,将法院审判资源转化为法治学习资源,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文化素养。而在庭审旁听活动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参与人员零距离感受庭审全过程,增强法治文化的践行力。
以培训助力法治建设。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办了全市耕地保护业务专题培训班,覆盖市、县、乡、村四级,8000余人参训,首次将耕地保护业务培训直达村级。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市、县、乡、村四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对耕地保护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明晰了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提升了依法保护耕地水平,为乡村法治建设增效添力。
实践为要
将法治精神转化为法治效能
学习的关键在于实践,在于运用。自然资源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更是直面群众和企业利益。如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提升服务效能,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聊城市拥有古树名木526株。它们是见证聊城历史变迁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文化珍宝。
高新区许营镇绣衣集村古枣树主题口袋公园内,高约5米、胸围3.77米、冠幅约5米的一棵千年枣树依然枝繁叶茂,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轮转。自2022年起,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党支部积极参与到古树保护行列中来,每名党员认领了1至3棵古树,成为古树的守护者,不定期开展巡护工作。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省率先建设了一批以古树为主题的乡村口袋公园,实现法治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双重结合,守护自然瑰宝,留住历史与乡愁。
为切实保护古树名木,为子孙后代留住一方记忆,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立法项目,并纳入2023年市人大立法计划,将全市现有526株古树名木全部纳入条例保护范围,为古树名木撑起“法治伞”。另外,该局在全市选取了20棵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制定保护方案,“一树一档”“一树一策”,探索“一树一景”“一树一园”,进一步加以保护利用。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应有之义,更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
“正是由于‘土地专员’的努力,才让我们这一项目迅速落地。”山东海菲特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海菲特智能挖掘机项目落地过程中,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昌府区分局充分发挥“土地专员”制度优势,主动安排业务骨干帮助企业规划选址,通过综合考虑筛选,结合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政策,确定了一处占地58.3亩的地块。这块地上的原企业因诸多原因迟迟未动工,该局执行简化后的土地供应新流程,确保该项目有地可落、及时落地。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把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出台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对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开展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清理工作,对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此外,该局常态化开展“一把手、两换位、三体验、四提升”活动,今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对294项政务服务事项共计开展活动10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近40处,事项办理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此外,该局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信息及地籍图可视化精准查询。
普法强基
法治光芒遍洒水城大地
8月2日,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开展的“资源同心·法治暖企行动”全面启动。
“这次活动从实际出发,对我们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场聆听了“法治暖企”普法大讲堂后,山东光明园迪儿童家具科技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吕崇深有感触地说。
活动时间为期3个月,以企业用工、项目落地等法律需求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将触角延伸至聊城市新开工企业、各村自然资源咨询员、各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员。活动共分四个板块,举办法治讲堂,助力企业“治未病”、防风险;开展普法活动,引导企业走法治“健康路”;出台护企温情菜单,提升普法“精准化”服务水平;组织线上自然资源咨询员政策法规培训,强化基层“最源头”功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系列普法活动,用法治同心圆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走法治“健康路”。
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八五”普法规划为纲,以推进循法而行、依法而治为目标,深耕自然资源法治文化,推动形成尊法、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环境。
依托社区、公园广场、机关单位等,该局建设18处法治文化阵地,涵盖全市11个县(市、区),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法润自然”法治矩阵。局机关“法润自然”普法教育阵地里,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汇编》等书籍供干部职工学习查阅。该局还专门开展疑难案例研讨、庭审观摩和执法案卷“讲”“评”活动,增强法治文化感染力。以王月河社区、前秦村、洪官屯村为代表的社区阵地,重点宣传违法占地处罚规定、基本农田“八不准”等政策法规,引导群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公园特色,该局对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湿地、国土空间规划等进行宣传,引导公众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治意识。
自然资源咨询员,是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自然资源咨询员坚持送法入村,通过法律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化解矛盾。
“咨询员身份虽小,作用却很大,能为基层群众解绊子、办实事。”莘县樱桃园镇姜庄村的自然资源咨询员张士礼说。张士礼在村里曾多次发现违法占地行为并及时制止,还主动与樱桃园自然资源中心所对接,将违法占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结合“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市设立了3400余名自然资源咨询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自然资源咨询员搭建起与群众直联互通的桥梁,及时解决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自然资源管理领域问题。
如今,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治文化宣传更加多样化。该局制定普法先行制度,在重大项目推行前,及时向群众普及相应的自然资源政策法规,推动项目顺利落地,最大程度在法治文化上实现与群众同频共振。
——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 普法先行惠民生”活动,全面落实普法先行制度;
——在世界地球日、民法典宣传月、全国土地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进社区、进校园、进村镇、进景区等活动;
——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普法讲师团,充分保障普法力量;
——在局门户网站开设普法专栏,提供菜单式法治服务,实现精准普法;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立足实际,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推进“双基”法治建设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自然资源政策法规普法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合法性审查效能,为“六个新聊城”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