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健康,让乡村文明“满格”
■ 本报记者 张 颖
本报通讯员 唐明强
金秋九月,走进冠县崇文街道王孝村,路边的玉米长势喜人,颀长的枝干间沉甸甸的果实格外诱人,一条条整洁的乡村道路通向家家户户,一排排整齐的乡间民居错落有致,村庄内外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想让自己的家变得更漂亮啊。”9月17日上午,正在收拾门前卫生的王孝村村民郝兰英笑着说,打造美丽乡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现在村里每天一大早就有保洁员打扫卫生,垃圾车及时清运垃圾,各家也要把家门口收拾干净,自觉参与到村庄清洁的长效管护中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崇文街道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按照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工作思路,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同时,注重内外兼修,因地制宜,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郝兰英家的对面原来是一个年久失修的园子,斑驳的墙体、破旧的柴门都与村庄的新气象格格不入。2021年10月,在街道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这里“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地面铺上了红黄绿相间的花砖,几处空地种上了各色小花,墙面喷上了标语和彩绘图案,村民们也习惯了每天来这里跳广场舞。
为进一步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在持续推进乡风文明的实践中,崇文街道将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同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培育紧密结合,在各村广泛宣传动员,开展了一系列选树活动,通过评选“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在群众中树榜样、立典范,引导群众向好向善,主动参与村级治理,加快推动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让美德健康新生活拉满文明实践“进度条”。
“我们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和入户走访,耐心为群众讲解简办红白事、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新风正气的意义作用,提高了大家对文明乡风的认识,发动群众共同打造美丽和谐的文明新村。”崇文街道王孝村网格员梁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