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两河之约 品聊城味道
——“我要上展会”系列报道之聊城特色美食
■ 本报记者 赵琦
因为一种美食,爱上一座城市。9月15日,本届文旅博览会上,聊城展区人来人往,特别是“赴两河之约 赶黄河大集”展示区中的聊城美食让人目不暇接,这份由“黄河大集”延伸出来的美食文化,进一步点燃了展会的烟火气。
魏氏熏鸡
老手艺制作新潮品
作为老舍先生口中的“聊城铁公鸡”,魏氏熏鸡早已声名鹊起。本届文旅博览会,魏氏熏鸡新创制的黄金丝月饼备受追捧,展会第一天便销售一空。
经典的魏老六土鸡,鸡心、鸡丝独立包装小食等,都是游客们比较喜欢的产品。“我们对包装进行了全新升级,用插画的形式展示了‘两河明珠’城市。”魏氏熏鸡负责人高俊勇表示。
魏氏传承人将祖传秘方与现代生产工艺相融合,在继承古法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出老汤焖、六六熏等重要制作工艺。“本以为熏鸡比较干、咸、柴,但是魏氏熏鸡很有嚼头,入口生香,有回味感。这样的产品,下酒、佐茶都非常合适。”游客刘先龙赞不绝口。
端慕糕点
一门手艺锤炼一味香甜
“我们这次带来了6个员工,补货、上货、售卖,一直在忙,仅第一天销售额就近万元。”端慕糕点老板端木庆雪一边介绍,一边为顾客装糕点,“这是我们第四次参加文旅博览会,很多顾客品尝我们的糕点后都会回购。”
本届文旅博览会,端慕糕点准备了近二十种糕点,仅月饼就有10种口味。展会现场,工作人员详细向游客介绍制作工艺、配料以及甜度等,帮他们选购适口的糕点。
端慕糕点分为炸、蒸、炉烤、熬四个大类。炸制代表点心中,由江米制作的蜜蜂糕、江米条最为考究。制作江米系列点心,需选用上好江米,将其泡制发酵4个月,然后把晒好的江米用石臼碾磨成末,手工揉面,切成粒状或者条状进行炸制。
黄精月饼
中医药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结合
临近中秋,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在本届展会上,成颐堂中医馆推出的黄精月饼大放异彩。
成无己是国医亚圣,相传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成无己的祖父在聊城老县城巢陵城开设了“成颐堂”,成无己为成颐堂第三代传人。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成无己的从医之道已经成为一种关于中医药养生的传承,成颐堂中医馆立志深层次研究并发掘亚圣的养生精髓,为国人健康养生贡献力量。
《本草纲目》记载,黄精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成颐堂中医馆专家研发了这款将养生理念与传统月饼相结合的黄精月饼,內馅用五种中药材反复蒸制,平和性味,不加糖,几乎所有人群都适合。”成颐堂中医馆负责人刘庆龙介绍,“这款月饼配料是药食同源中药,五种味道融合,更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莘县胡辣汤、范怀梦烧鸽、阳谷手工挂面、珍馐园熟食等也亮相展会,更是达到了聚人气、促消费、展形象的目的。在这里,八方游客感受着一座城市的热情,也带走了聊城的专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