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

十项工程打造“文明畅安聊城”

本报讯 (记者 赵艳君)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考核走在全省前列,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连续三年全省第三,爱心头盔、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等多项经验被全国全省推广,我市被评为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综合评价好的市。”9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倡导文明风尚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桑士才表示,今年以来,交巡警支队大力实施“文明交通”优化提升十项工程,着力打造“文明畅安聊城”。

实施交通组织“文明畅行”工程。完善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设备配置,优化交通组织和信号协同控制,建成市区昌润路、东昌路、柳园路、兴华路、振兴路、湖南路等11条“五纵六横”道路绿波网110公里,对33处国测路口、14条主干道逐一完善标志标线,增设交通引导标牌340余处,完成7处路口交通组织优化,“连续绿灯”沉浸式体验更加舒适。

实施智慧治理“文明停车”工程。持续完善全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研发“聊城慧停车”App、微信小程序上线,支持1万个车位查询、停车导航等服务,会同城管部门推动137个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免费开放4651个内部停车位;全市一体化推进“城警联动 并肩行动”,城管、交警常态治理公共区域停车秩序,市区提醒违法停车16万起,77%的车辆在收到提醒信息后及时驶离,取得良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实施志愿服务“文明劝导”工程。继续推广路口文明勤务经验,组织400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在市区和茌平区40余处路口开展文明出行劝导管理,协助交警共同管控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秩序,对路口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越线等候、不戴头盔、逆行、横穿道路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进行文明劝导和协助纠正。在路面执法中利用“智慧勤务”App告知提醒、劝导纠正;集中治理快递外卖行业不文明交通乱象,今年以来约谈快递外卖企业2次,曝光8批2910人次,督促行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实施右转必停“文明礼让”工程。广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和行人,在提升路段机动车礼让率的基础上,于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大货车右转必停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全市施划右转停车“红月牙”标线503处,坚持“专人值守+监控抓拍”相结合,引导机动车养成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大货车“内轮差”交通事故致死率下降了71%。

除此之外,我市公安交警部门还实施了单车通行“文明共享”工程、暖光警示“文明守护”工程、重点群体“文明宣教”工程、校园安全“文明护学”工程、爱心共建“文明戴盔”工程以及绿色通道“文明救援”工程,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开创聊城文明交通建设新局面。

2023-09-22 我市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165.html 1 十项工程打造“文明畅安聊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