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建高标准农田用上“平价电”

本报讯 (记者 苑莘) 我市不断创新举措,以科技赋能耕地保护工作,全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9月22日,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700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已经用上“平价电”,存量高标准农田改革正在推进。

聊城是山东三大粮仓之一、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进一步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我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机制试点工作。工作中,我市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国网聊城供电实施了农业用电设施管护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让良田多产粮、产好粮,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我们村的农田,原来浇地得扯管子。现在不用扯管子了,电费也便宜了,太省心了。”开发区蒋官屯镇周庄村村支部书记周升华说。

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改革全面解决了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问题。国网聊城供电公司促请市政府出台了全国首个《高标准农田电力设施管护实施方案》,建立“管、护、用”体制,统一“网、质、价”标准,推动农田灌溉用电成本下降30%以上。该方案改变了以往农田供电设施管护以村集体为主的模式,改革为以供电公司为主、村集体为辅。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农田灌溉电力设施全部由供电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管理,群众用电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2023-09-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322.html 1 我市新建高标准农田用上“平价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