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高端发展 向终端延伸
——看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走上提质升级之路
■ 本报记者 赵宏磊
纺织服装产业虽是传统产业,但亦可称为“日不落”产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迭代方兴未艾。
聊城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也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九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全市现有纺纱能力600多万锭,具备纺织机械生产、汽车坐垫生产、蜡染布生产、纺织快消品生产、棉服羽绒服生产、工业用纺织品生产的能力,销售产品涵盖民用、军用、医用、产业用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坚持向高端发展,向终端延伸,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在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建成了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机装备等门类齐全的纺织服装工业体系,拥有全球最大的蜡染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
纺织服装如何走上提质升级之路?为积极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走向时尚化、高端化、品牌化、数智化、低碳化、国际化、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结合我市实际,聊城市商务局作为市轻工纺织产业链牵头部门,起草了《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文件中指出,力争到2024年底,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达到150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
我市还精心谋划了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按照“深化结构调整、突破染整瓶颈、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实现产业集聚,智能化、绿色化制造、纤维新材料、时尚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调整棉纺织行业,壮大针织行业,突破染整行业,整合服装行业,推进制造能力智能化、绿色化、科技化,推进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坚持实施“链主”企业领航行动,提升产业能级;坚持实施“小升规”突破行动,壮大产业规模;坚持实施“专精特新”融链固链行动,优化产业生态;坚持实施科技引领行动,增强创新能力,真正做到迎合市场需求调结构增效益。
围绕着“向高端发展,向终端延伸”的目标,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谋划了“六大布局”:打造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临清市、冠县为重点,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以东昌府区为中心,建设中国(聊城)棉绒服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精品纱生产基地。以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商,打造全国知名的精品纱生产基地。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产品集聚区。以临清市、冠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建设快消品产业集聚区,打造“健康日用品名城”;以高唐为重点,打造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以东阿县为重点,扩大特种服饰产品规模,打造特色服装生产基地;以莘县为重点,打造家居服加工出口基地。打造“中国家纺名城”。以茌平区为重点,以金号家纺集团为依托,建设家纺科技产业园,打造“中国家纺名城”。创建“中国棉纺织名城”。以冠县为重点,以冠星集团为依托,延伸拓展纺织、服装、家纺全产业链条,创建“中国棉纺织名城”。建设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推动香江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建设棉绒服专业市场。
国际化发展,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市不断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引导企业发挥纱线等中间产品优势,加强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产业链合作和配套对接,推动和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营销管理总部等业务,巩固产业链关键环节。我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模式,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利用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网络购物平台,借助中国(聊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