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8319户
本报讯 (记者 王文轩) 10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焦民生实事 打造幸福两河明珠城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吴杨介绍了相关惠企惠民政策。
吴杨表示,为持续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市行政审批局构建宽松便捷的准入准营环境和兼顾效率与安全的退出机制,升级“4012”品牌,优化准入服务。仅今年1—9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达78319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25276户。
打造“投资项目会客厅”。对报建项目由“服务专员”一对一精准对接,定制“一套报审”方案,对项目实施零距离帮办,通过部门联合会客、项目管家、专业帮办工作室等服务模式,构建起“市县联动、分级服务、部门协作、全面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网络,减少企业跑腿次数。
推进高频事项集成办理。我市将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审批事项从73项压减至48项,将19个政务服务事项合并为5个工程审批事项,累计减少申报材料62份,合并、精简审查环节33个,实现了用地二合一、工程规划三合一、施工许可五合一等事项集成常态化办理,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以审批提速促项目加速。我市整合重组相关公用服务及审批许可事项,推出“水电气暖信协同报装+市政设施建设审批一件事”模式,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证核发”。针对市政公用服务中存在的材料多、企业群众多头跑腿、耗费时间长等顽疾,优化整合出多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措施。推出聊城市水电气暖联合过户系统,办理时间由原来72小时缩短至12小时。在市县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市政公用服务专区,实现水电气暖“一站式”服务。
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以来,累计进场交易项目1.9万余个,交易金额4100余亿元,节支、增收资金210余亿元。截至目前,已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全部进场交易类型、招标采购方式的全流程电子化,项目响应方不必到达现场即可全程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