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文教融合,让运河之水“流”进校园

——度假区于集镇中心小学打造“运河文化”教育品牌

国画课堂

■ 岳耀军

走进度假区于集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如画,文明礼让蔚然成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运河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该校以“以人为本 尊重规律 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不断融聚师生文化底气,涵养校园文明之风。

筑牢思想根基 厚植校园沃土

悠悠运河不仅积淀了厚重的历史,还赋予了位于运河畔的于集镇中心小学新时代的育人精神和办学特色。于集镇中心小学让学生学习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化,努力打造“运河文化”教育品牌。

该校不断挖掘、整合运河聊城段的优质资源,讲好运河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运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争做有理想、有文化、有涵养的小学生。

学校强化党的领导,切实抓好师风师德建设,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开展“党员亮身份,奉献在学校”的“运河行动”,党员教师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开展家访、结对帮扶、学雷锋等日常活动,以及无偿献血、垃圾分类、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

于集镇中心小学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教育内涵,在校园内筹建运河文化园,利用思政课堂、中药材种植区、社团活动等阵地,大力弘扬运河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运河”主题手抄报、美术作品等,以及各种运河流域的树木花草,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更全面、深入、立体地了解运河,让他们在运河文化的滋养下快乐成长。

弘扬运河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运河文化与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思想观念、素养提升上存在密切联系。语文中的运河精美诗篇、数学中的运河计算题、音乐中的运河歌曲、美术中的运河名作……各科教育教学无不渗透着运河文化。

学校各科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运河文化在教育资源宝库中的内涵,把运河文化与各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给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赋予了运河文化的新内涵。通过“多学科老师同课异构”的方式,践行学科深度融合,依托该校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出多元、精美的运河文化课程,讲好运河故事、弘扬运河文化。

学校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起来,积极打造“立体运河”,让运河文化更加鲜活。学校把课堂拓展到学校中药材种植区、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周店闸管所等场域,开展寻找古运河足迹主题研学,把道德与法治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劳动实践课程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参与知识探索、技能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健体启智爱劳,学有所得。

于集镇中心小学致力于开发“家校社”共育模块,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多渠道调动家长力量,发掘运河文化,通过家校群让更多孩子了解运河文化,鼓励家长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与孩子到运河聊城段地标性景观进行实地探访。组织参加“聊报小记者”活动,让孩子沉浸式感受运河美景,写好运河作文,弘扬运河精神,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于集镇中心小学将砥砺前行,以更大力度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让运河文化流进师生心田,让文明融入学校工作,用辛勤汗水擦亮省级文明校园的品牌,让运河文化真正根植于师生内心,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2023-10-10 ——度假区于集镇中心小学打造“运河文化”教育品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774.html 1 文教融合,让运河之水“流”进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