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王”诞生记
■ 本报通讯员 商贺 孟颖
“现在我宣布,获得本次‘粮王’争霸赛冠军的是——大布乡冉庙村!”
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主任苏善柱话音刚落,现场响起欢呼声,冉庙村党支部书记胥清亚大踏步走上台,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骄傲……日前,在阳谷县大布乡丁庄村的田间地头,一场别开生面的“粮王”争霸赛火热进行。
自玉米进入收获期,由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乡镇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代表组成的玉米验收组奔波于各个乡镇,对符合“粮王”争霸赛玉米赛季活动评选条件的60家玉米种植大户,进行10亩连片实收测产,作为评选今年“粮王”的重要依据。
经过近半个月的实收测产,冉庙村从6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冉庙村合作社的玉米田块实测面积380亩,总产量预估323000公斤,折合亩产850公斤,荣获本届“粮王”称号。
“当了‘粮王’,比吃了蜜还甜!”胥清亚笑得合不拢嘴,“在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今年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到位,玉米整体长势良好,丰收是意料之中的,只是没想到产量这么高。”
在活动现场,10名种粮大户以750公斤以上的玉米亩产获得表彰。种粮大户们相互交流高产“秘诀”,交换联系方式。“种好粮,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很关键。”大布乡副乡长张传坡介绍,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让农户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比拼的意识,从而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这是阳谷县第一届‘粮王’争霸赛,目的就是搭建平台,让更多有经验的种粮大户会聚起来学习交流,分享种植管理技术。最终,从寻找‘粮王’到人人争当‘粮王’,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效应。”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斌介绍,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是制约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阳谷农业生产坚持“多腿走路”,一方面,通过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播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另一方面,通过以赛促学提升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单产,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近年来,阳谷县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粮食单产这一核心目标,开启高产创建计划,着力打造高产示范片。通过点面结合,全域布局高产示范田,实现高产并联,全面均衡提升粮食单产水平。阳谷县坚持藏粮于地,狠抓“良田”建设,聚焦全县95万亩耕地,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82万亩,今年又投资2.3亿元提升改造4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建设3万亩绿色农田,为保障粮食单产提升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