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心向党 筑梦向未来
——东阿县以“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我把这一段青春寄语与大家共勉:山巅的风、彼岸的云,有些风景只属于步履不停的人。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有时代提供的机遇,有昂扬向上的斗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大家一定能够实现出彩人生!”
9月27日上午,东阿县委书记祁学兰走进东阿县实验高中,以《青春心向党 筑梦向未来 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为题,从回望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跟党走;立足当下,践行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报家国;放眼未来,锻造最美自我,重整行装再出发三个方面,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生动翔实的思政课,激励广大青少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东阿县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授课形式,把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等融入思政课,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锻造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思政课上,祁学兰提出,校长要争当改革家、实干家,提出并躬身实践符合实际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老师们要争当“大先生”,牢记职责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既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也要讲好党的历史,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党史观,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俗话说,田地里不种庄稼,就长杂草。一个人失去正确价值观锚定的‘德’,就会陷入精神的虚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可能进步……”祁学兰鼓励青少年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增强综合实践能力,把实现人生价值与推动东阿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爱东阿、爱家乡”的情怀,服务家乡建设。师生们听得全神贯注,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善用“大思政课”,引领年轻一代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理想追求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这场思政课,让我们心潮澎湃,‘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我们将踏实工作,爱岗敬业,积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党心’‘报国志’,增强广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东阿县实验高中教师付庆玲深有感触地说。
高一一班学生孟千寻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勤奋善思、刻苦学习、练就本领,勇挑历史重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汗水浇灌收获,用青春接续奋斗,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