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寻找44年,他又见到老班长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69岁的关卫忠没想到,时隔40多年,自己竟然真的找到了当年的老班长。这一个多月,他每天都沉浸在和战友重逢的喜悦之中,并为下次的相聚做着详细打算。

关卫忠是吉林省吉林市人,9月7日,在莘县公安局莘州派出所民警马艳丽的帮助下,他见到了自己苦寻已久的老班长唐延更,圆了自己44年的“寻亲”梦。9月29日,外出旅游返家的关卫忠,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从1400余公里之外的吉林邮寄至莘县。10月7日那天,收到锦旗的马艳丽,感慨万千。

这面千里之外寄来的锦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9月6日,和家人自驾游的关卫忠,一路从山西开往山东境内。在去往聊城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出口指示牌上“莘县”两个大字后,便将车驶向出口。

“我老班长的家就在这里,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他。”关卫忠说,早年间,在部队服役时,唐延更是他从新兵连分配到炮兵团运输队的第一任班长,也是教他汽车修理技术的师傅。在部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退役后的几年,两人还曾有书信往来,然而,在1979年,关卫忠几次按原来的通信地址,给老班长写信,但都是石沉大海。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们彻底断了联系。

44年的时间,关卫忠时刻想着了解唐延更的消息,但一直未能如愿。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他也无法前往老班长的家乡寻亲。

直到最近,他和爱人决定在自驾游过程中去山东一趟,试着去寻找当年的老班长。

“下了高速,第一反应就是去当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从收费站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莘州派出所距离此处最近,便开车过去碰碰运气。没想到,马警官给了我一个如此大的惊喜。”如今,再提及当时的情景,关卫忠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

听完关卫忠的故事,马艳丽和同事都深为感动,不过,她看到关卫忠提供的那个通信地址后,又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老先生手里只有一个‘山东省莘县大王庄公社山王庄大队’的联系地址,我和同事试着联系了其他几个派出所的户籍民警,结果都没有这个地址。”马艳丽说,因短时间内无法给关卫忠确切的答案,她只能和对方交换了联系方式,承诺一旦有了结果,将及时通知他。

就这样,马艳丽和同事打了20多个电话,历时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关卫忠心心念念的老班长唐延更,并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知对方。

分别时正值盛年,再相聚已年近古稀。9月7日,关卫忠开车直奔唐延更所在的莘县大张家镇前仓村,时隔40余年再相见,两位老人满含激动和喜悦,潸然泪下。不仅如此,关卫忠还见到了和唐延更居住在同一个乡镇的朱守华,这是他曾经在炮兵团汽训队的另一位班长。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寻找老班长,结果一下子找到两位。真是没想到,来莘县一趟,竟然收获了这么大的惊喜。”见到老班长后,关卫忠第一时间给马艳丽打来电话,言语之间满是兴奋和感激。他一再表示,要和两位老战友一起,到派出所当面致谢。

“说实话,真的替他们高兴,更感动于他们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马艳丽说,他们婉拒了三位老人当面致谢的想法,并真心祝贺他们重新相聚。

不过,关卫忠始终把这件事放在了心里。9月底,他和爱人自驾游返回家中后,第一时间制作了一面锦旗,邮寄到莘州派出所以示谢意。

“我还会再去的。初步打算明年开春后再去莘县,接上我的老班长,去聊城、济南好好玩一玩、转一转。到时候,我们再向马警官当面致谢。”关卫忠说,圆梦之后,他还有更多的事情想和老班长去做。

2023-10-1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880.html 1 寻找44年,他又见到老班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