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他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

——高唐县梁村镇政协委员履职记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李红玲

高唐县梁村镇茶棚村是2017年建成的省级美丽乡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基础设施出现了老化、损坏,甚至个别农户把村中的花园当成了自己家的菜园。针对这些问题,10月13日,梁村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组织政协委员、镇城建办工作人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在茶棚村开展“‘棚下来协商’ 助力美丽乡村管护”调研协商活动。

“村子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不希望自己家里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村里的健身器材都不能使用了,早就该修了。”

……

经过2个小时,这场协商活动有了成果:结合前期多次调研走访协商的结果,围绕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保障、乡风文明创建等4个方面明确了管护措施和责任,针对如何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筹措资金保障,以及如何制定考核奖惩制度,各方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

“感谢镇上的政协委员联络室,这下可给我们村帮了大忙了。”茶棚村党支部书记徐清明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梁村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充分发挥所属委员来自基层、熟悉基层的特点,积极引导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生产一线,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通过点对点协商,持续跟进监督,提高了协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联络室组织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有关站所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面为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各位政协委员和镇站所负责人认真听取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后,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并对其中的共性问题商议解决措施。”该镇政协主席李红玲介绍。

梁村镇西屯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亩,土地流转资金全部由支部领办合作社理事长、监事等成员垫资。但在日前购买农资时,资金遇到了困难。

在梁村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开展“立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话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协商活动中,成员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对接省鲁担惠农贷政策平台,为该村合作社贷款10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李红玲还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冬天干旱,今年开春正是抢浇小麦的关键时期。看着外村的春灌一派忙碌景象,梁村镇代楼村的村民却有点“上火”。因为距离水源地较远,导致村南的麦田灌溉周期长,全部浇完需要1个月时间。喝不上“及时水”,今年的小麦产量将会大受影响。

县政协委员郭兰兴今年2月份在社情民意联系片区走访群众时发现这一问题,随即向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反映。大家经过再次入村实地走访,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参与、协商解决。

没多久,按照“有事多商量·聊‘成’协商’”民生议事流程,一场由政协委员、镇水利站工作人员、代楼村党支部成员、村民代表等参与的“田间协商会”在麦田边上开始了。

“灌溉太不方便了。”“资金从哪里来?设备谁来购买?开沟占地怎么实施?”……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在反复论证下,最终形成了一致方案——千亩麦田的灌溉周期从1个月减少到10天左右,彻底解决了该村“浇地难”问题。

“我们将继续推动工作向全镇各项中心工作延伸,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贴近,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李红玲说。

2023-10-18 ——高唐县梁村镇政协委员履职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143.html 1 他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