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栽好更要养护好

■ 赵宗锋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地方通过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有“软”也有“硬”,“软”的是指人文环境,如政策、法治、思想观念等。“硬”的则是指物质条件,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等。

近年来,全国各地强化政策集成,细化服务措施,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你追我赶,都希望通过大而美的“梧桐树”引来富而强的“金凤凰”,这是好事。但栽下了“梧桐树”,有没有养护好,“金凤凰”想不想、能不能一直留下来,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以产业园区为例,作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是反映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窗口。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与产业发展势头不相适应,项目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有的园区,一到夏季就因为排水不畅而“水漫金山”;有的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人口大量集聚,但交通、水电暖等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小马”拉不动“大车”。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我市各个产业园区也都不同程度存在。

与之相对应的是,北京、上海等不少地方,近年来都出台了产业园区品质提升计划,以优质园区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今年5月北京朝阳区启动的文化产业园区品质提升计划为例,该计划既包括文化内容升级、智慧服务升级,也包括补短板强弱项的园区空间环境升级。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明确提出“九个聚力突破”具体路径,其中之一就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激发市场活力上聚力突破”。这更需要我们切实优化要素环境,高度关注企业“生存之难”和“发展之困”,强化资金、土地、环境、人才等要素综合保障,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具体到产业园区实际,就是要在打造良好服务“软”环境的同时,加强园区高水平规划和规范化管理,统筹做好道路、水电、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和安防、仓储、货运等公用工程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大企业、大项目落地的能力。

乍见欢不难,长相守不易。人和人的良好关系需要通过长期经营来维系,地方和企业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023-10-2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473.html 1 “梧桐树”栽好更要养护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