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深度融入省会经济圈对策研究

■ 高静

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区域经济正朝着可持续、高质量的方向不断发展。2020年6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和东营等7市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省会经济圈”。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历来是通达扼要之地。聊城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体系完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具有“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融入省会经济圈有诸多优势。

聚力建设“六个新聊城”,接轨智造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决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十大制造业产业,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实施制造业技改攻坚行动。优化提升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和旅游、文化等生活服务业,实现智能化的物流服务管理。

聚力建设“六个新聊城”,接轨科创济南。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联动机制。打造智慧政务,实行身份异地认证、材料异地核验、结果双方互认。开展“数据赋能”行动,积极推进制造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聚力建设“六个新聊城”,接轨文化济南。打造开放融合新高地,简化企业迁移登记流程、推行异地档案查询服务,拓展服务事项。优化审批服务,推进“一门办理”“一窗受理”,打造企业开办“零材料提交、零成本开办、零距离服务、零见面审批”。开拓文旅市场,强化旅游宣传叠加效应,延伸旅游目的地品牌产品线路。

聚力建设“六个新聊城”,接轨生态济南。推进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健全区域内环境污染应急联动机制,协同应对跨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之城,让聊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

聚力建设“六个新聊城”,接轨康养济南。推动医疗等优质资源共享,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协同工作推进机制,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聚焦康复、养老等重点领域,发展特色康复服务,构建一流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全域康养胜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打造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实现城市共建、共享、共治。

总之,聊城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为省会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系2023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编号:NDYB2023079),作者单位:东昌府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11-0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0845.html 1 聊城深度融入省会经济圈对策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