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连家锋
点亮盏盏灯 照亮富民路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有了这些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照得村里亮堂堂,现在晚上出行、孩子们在村里玩再也不担心了。”11月6日晚,在冠县清泉街道耿儿庄村里,明亮的灯光下,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妇女们高兴地跳着广场舞,老人们在灯光下唠着嗑,好一幅幸福美满的画卷。
看着村民们快乐的样子,聊城财信集团派驻清泉街道耿儿庄村第一书记连家锋也露出了笑容。
耿儿庄村人口众多,有4000多位村民,村内道路车流量大。但是因为路灯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凸显,给村民早出晚归带来不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这是事关村民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的事,是村民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必须尽快解决。”连家锋发现这个情况后,迅速进行了细致地调研走访,召集村民代表商讨,察看道路情况,及时向财信集团党委汇报、沟通、协商,筹措资金,根据村内道路实际情况,确定架设太阳能路灯,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装方案。
10月17日,架设太阳能路灯工程正式动工;10月25日,420盏太阳能智慧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不但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休闲出行的“烦心事”,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增强了群众生活幸福感。
村里的道路亮了,群众的心路通了。连家锋来到耿儿庄村两年来,稳扎根、广调研、办实事、兴产业、谋发展,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支部。连家锋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固根基,努力建强党支部,打造敢挑重担的党员干部队伍。他指导村党支部进一步落实轮流值班、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等,对重大问题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规范村“两委”工作,使之逐渐步入常态化、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出路。连家锋深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带动村民通过土地租赁、就近就业、合作分红等方式增收致富。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成功流转该村70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土地,村民每亩地获得流转资金1200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治理,协助帮扶村完善基础设施,凝心聚力打造美丽新农村。两年来,连家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奋进正当时,沃野谋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第一书记大有作为,也应更有作为。”连家锋说,他将接续发力,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在耿儿庄村这片沃土上,埋下奋斗的种子,让它开出美丽的振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