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岔路镇的“红色动能”
■ 本报记者 苑莘
“有问题就找为民工作室。”这是临清市八岔路镇群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1月13日,该镇“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颇为忙碌,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时,不停地记录着大家的诉求。
这家成立于2022年7月的工作室,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工作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融三促”工作法,把党代表履职成效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
能力强起来
为民工作室突出“为民”。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八岔路镇“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完善工作机制,让群众从中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获得了认同。今年以来,工作室共收集并办理事项60余件,群众满意度100%。
该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工作要求,将党代表常态化履职融入到全镇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推动党代表发挥表率作用。围绕“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要求,实行党代表履职项目,组织开展“办件好事为群众”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党代表立足岗位职责,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主题,以主动认领或组织交办的方式,以组团或个人形式办一件以上好事实事,激发“党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活力。
旗帜立起来
潘福华是“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观察员,也是八岔路镇的“直播导师”。在他的带领下,八岔路镇建立了电商直播微学堂,通过定期举办直播讲座、参与达人直播体验等专题课程,积极培育了一批热心电商直播事业的年轻人。
八岔路镇围绕提升党代表的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运用名师讲授、实践体悟、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党代表。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党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日常交流学习、“促提升 代表在调研”等开展常态化学习4次,强化参训一线代表履职能力,为党代表更好履行职责夯实基础。八岔路镇注重党代表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同步加强,积极引导代表委员在产业发展中勇于担当作为。
堡垒筑起来
工作室的活力源泉在群众。为筑牢服务群众的堡垒,八岔路镇采取了听民声、解民需等举措。
用心听民声。八岔路镇放大党代表纽带作用,组织开展驻室接访活动,守好群众问题收集、反映、化解“第一现场”。以“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为阵地,开展大走访、群众意见收集、政策宣讲、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群众有呼声、代表有行动”的良性互动。
全心解民需。八岔路镇把每件民生实事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用心用情做好一方群众的“暖心人”“贴心人”。针对群众需求,该镇常态化开展专业化、项目化、精准化“一站到底”的为民服务,以发放宣传册、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培训等方式服务农村群众、指导农业生产,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