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街村的“致富经”

■ 本报记者 苑莘

“大抓项目是我们东街村过去两年的重头戏,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1月14日,省社科联派驻莘县张鲁回族镇东街村第一书记王九正说,这也是东街村念出的“致富经”。

致富,首先村民要有收入,而藏富于民正是王九正过去两年的工作理念。走在东街村的“羊集”上,“羊经济”招揽主顾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个买卖羊的市场就是王九正促成建立的。“东街村有牛羊养殖基础,设立这个市场就是为了让群众依托特色产业发家致富。”王九正说。

驻村两年时间,王九正和村“两委”成员积极扶持村里的牛羊养殖和屠宰销售产业,如今村庄每年可出栏羊10000只、牛1000头,并与济南电商平台公司开展合作,拓宽牛羊肉销售渠道。

除了领着村民发“羊”财,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岗位也是王九正的重要工作。根据东街村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他邀请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南技师学院老师来村庄开展了4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技能水平,培养乡村技能人才。

“我们地处镇驻地,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增加村民非农收入的重要优势。”王九正积极帮助村内的企业,协调解决加工订单和资金难题,如今村里的服装加工厂已吸纳50名村民就业。有了就业岗位,更需要让村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东街村大力推进大田托管项目,1000余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耕地实现大田托管,搞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目前,村庄已经形成蔬菜大棚种植、牛羊养殖、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王九正介绍。

仅仅藏富于民无法满足东街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只有村集体收入壮大了,村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王九正针对村集体收入低、村内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的状况,与村“两委”成员进行了研究。经过商讨,东街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精准制定产业帮扶规划和推进措施,激发党组织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投入60万元资金,新建1处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为种棚户增收40万元。”王九正说,随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东街村未来将有更多“活水”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蔬菜种植、服装加工、牛羊养殖……东街村和广大村民在一个个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富。中兴街大道、村党群活动中心、村庄文化活动广场……村里的公共设施日益完善。舞蹈队、秧歌队、查拳队……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过去两年,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强产业、促增收,增进群众福祉,是我到村任职的重要任务,我将和东街村全体村民一道把村内的各类产业做大做强。”王九正说。

从省直机关到田间地头,驻村两年时间,王九正用脚步丈量农村大地,用脚板书写奋斗人生,用自己“辛苦指数”换来了东街村村民的“幸福指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王九正说,他将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023-11-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1495.html 1 东街村的“致富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