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心绵绵 情韧如山
——记聊城市道德模范刘英
■ 郝凯
“人这一辈子没有过不去的坎,为了这个家,咬牙也得往前走。”11月20日18时20分,刚下班的刘英开始为全家人准备晚饭。
今年47岁的刘英是阳谷县金斗营镇小学的一名教师。1998年8月,刘英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一门心思用在教学上。2001年4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这场车祸,导致她父亲右眼失明,母亲高位截瘫,只有头部能活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车祸当天,刘英的公公因意外,头部受了重伤,被人送到了医院。据急诊科医生说,若晚来10分钟,命都保不住。父母伤势严重,公公命悬一线,连续巨大的打击却没有击垮刘英。此后的一段时间,刘英除了上班,就是在家和医院辗转奔波。在刘英和姐姐的悉心照料下,三位老人病情相继好转。
“一度觉得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没想到后边还有考验。”说起人生的苦难,刘英轻描淡写,心里的苦或许早已无法用语言表达。
在照顾父母10年之后,2011年9月26日,刘英的弟弟意外离世。噩耗传来,如同天塌了一般。“需要照顾的除了父母,又多了两个孩子,大的四岁,小的两岁。”刘英说。她转身擦干眼泪,抱起小侄子,又对懵懂的大侄子说:“没事儿,还有姑姑。”此后,她和姐姐在照顾父母的同时,又承担起两个侄子的抚养责任。
在父亲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母亲卧床不起的情况下,无论是日常家务,还是地里的农活,她都无怨无悔地扛了起来。母亲不能出门,刘英自学掌握了理发技能,成为母亲的私人“理发师”。在当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她给母亲买来电视机、收音机。为了让母亲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刘英在照顾其日常起居的同时,一直陪她聊天。无论生活或工作,遇到问题她总是先征求母亲的意见。她要让母亲坚信,活着不是儿女的累赘,而是孩子可以永远依靠的肩膀。
2021年,刘英被评为聊城市第八届道德模范。
孝心绵绵,情韧如山。2022年,刘英母亲去世。在她眼里,对老人尽孝一定要趁早。“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才是憾事。送走母亲后,刘英在心里暗暗地说:“妈,您放心,只要我在,这个家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