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壁垒 深化合作
聊城提升“e企办”服务效能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11月24日,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延伸政务服务链条,消除政银壁垒,以冠县为试点,探索“政银合作”新模式,打造就近能办、多点可办的“10分钟政务服务圈”,提升“e企办”服务效能。
打造政银合作“双引擎”。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县域11家银行开展长期合作,搭建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平台。该局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共同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融e办”服务中心,在工行各服务网点配备专业人员,企业群众可享受企业开办、证照联办、银行开户、印章发放、公积金社保登记、企业快速融资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政务+金融+民生”服务模式。此外,该局还与润昌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协调银行开户网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公章备案、银行开户一并办结。
开设政银合作“旗舰店”。冠县融合银行“金牌服务”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理念,开设“政银合作”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政务大厅设置首贷专窗,形成差异化信贷政策和金融惠企政策一本通,推出差异化贷款产品53项,完善账户服务分类分级管理,全面落实商业银行核查后置,深化政银合作,引导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推行新开办企业“零成本”简易开户,推动金融服务减费让利,大大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此外,该县推行“一门、一窗、一次”业务办理模式,提升企业和群众对网点的辨识度、知晓度。
搭建银企互通“数字桥梁”。围绕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冠县拓展了5个“e企办”服务站,聚焦金融资源共享,打造数字服务“支点”。与省投融资担保集团、市财信集团签约,构建起三级政府担保体系,成为聊城市首个“担保体系共建先行县”。出台《挂职金融副镇长(副乡长、副主任)工作机制及考核办法》,在辖内金融机构中选派27名优秀干部赴各镇街挂任金融副职。“金融人才”挂职副乡镇长采取脱产方式,覆盖全县18个镇(街),深耕乡村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下乡”等系列活动,实现18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760个自然村、3000余家企业、7大产业链政银企对接全覆盖。研发上线全省首个县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入驻金融机构11家,截至目前,线上申请贷款22183笔,线上授信9123笔、31.3亿元,线上发放贷款8975笔、29.8亿元,平均单笔贷款金额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