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共富工厂”谋三赢

■ 本报记者 苑莘

“这是我们村党支部领办的‘共富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不少,真正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的三赢。”11月26日,来到莘县王庄集镇东马厂村,一间小型厂房在众多民宅中间颇为亮眼,村党支部书记吕召雷将前来参观的客人引入厂房内,边走边说。

说是厂房,其实像一座保温性能比较好的钢结构大棚。与当地常见的蔬菜大棚不同,棚上铺盖的是毛毡,并不透光。大棚内部陈设也比较简单,几根长长的光滑钢管并排摆放在半人高的铁架上。钢管和架子中间是滑轮,轻抬钢管,即可在上面套上软管。“这设备是专门用来生产‘小白龙’之类的多层软管的。多层管的内外层都很软,直接套很费劲。工人先在钢管上套上多层软管的内管,然后再慢慢地将外管套在内管上。”吕召雷介绍,这个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要掌握好技巧,软管不能有一点破损。

“我们的24名职工正在接受培训,等他们熟练掌握了技能,就可以开工了。”吕召雷说。为了满足村民的家门口就业需求,村党支部在充分考察了项目后,与企业达成合作,利用村里的闲置宅基建立了这家村党支部领办的“共富工厂”。

在当地,闲置宅基地变身“共富工厂”并非孤例。王庄集镇积极开展农村“三资”专项清理行动,对全镇所有村庄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算、登记,并分类登记造册。通过专项清理,该镇共清理集体土地2400余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坑塘113.3亩、房屋45间,收回欠款2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该镇积极盘活清理出来的村集体“三资”,重点在“用”上下功夫,实行政府牵头、村企合作,通过清理闲散宅基,建设生产车间,创办“共富工厂”。

王庄集镇充分发挥辖区内主导企业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将适合生产加工的环节布局到村庄。由企业为“共富工厂”提供生产设备和原料,并回收产品。村集体提供生产车间并组织当地群众进行生产,群众获得务工收益,村集体获得经营分红,企业得以壮大生产规模。如今,王庄集镇共促成了东社庄、东马厂等十余个村庄与辖区内庆丰塑业、旭源塑业达成合作,在各村建设“共富工厂”。

村里盘活了闲置土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集体与村民也有了增收来源。王庄集镇的“共富工厂”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三赢局面”。据统计,该镇通过此项举措,每年可为企业创收300余万,平均每个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共吸纳村内剩余劳动力200余人,人均每月收入2500元以上,真正架起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之间的“致富桥”,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2023-11-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168.html 1 “共富工厂”谋三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