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交流 点对点帮扶

东昌府区涉农镇街人才服务工作站全覆盖

本报讯 (记者 张目伦) “我们自主研发的牛支原体双佐剂疫苗,目前已完成临床申报前的全部研究工作,正在撰写新兽药申报书。疫苗攻毒保护实验显示,对犊牛的保护率75%以上,两次免疫后抗体持续期超过11个月。”11月23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刘清政博士和房立春博士受邀来到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人才服务工作站,就“草食家畜疫病防控”等技术进行授课,当地3家畜牧养殖企业的负责人和49家畜牧养殖户现场接受技术指导。

除了现场授课外,两位专家还进行了网上直播,吸引5万余人次在线观看。直播结束后,两位博士来到东昌府区张堤口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

“我们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黑毛驴的繁殖、育苗,目前存栏量200多头。今年出栏近百头,销往江苏、安徽及我省烟台、临沂等地。刘博士这次来到养殖场,带领团队对毛驴鼻腔体液进行了采集,后期会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科学的诊断。这将帮助我们降低毛驴患病率、提高毛驴成活率。”张堤口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郝金豹说。专家的上门服务让养殖户有了安全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东昌府区聚焦搭建基层人才流动工作平台,让农民与专家人才之间“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帮扶,解决乡村振兴中各类技术难题。东昌府区人才引进服务中心副主任芦宪会介绍,2022年10月,全省首个镇(街道)人才服务工作站在道口铺街道挂牌成立,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已实现全区涉农镇(街道)人才服务工作站全覆盖。电商人才、水产领域人才、养殖领域人才、种植领域人才、农民技术能手等9类人才来到工作站“坐诊”,面对面为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截至目前,东昌府区吸纳255名农技人才进站,举办技术讲座80余场次,开展一线指导8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700余个,推广农业新技术20余项; 协调省市各类专家深入村庄、企业、田间“问诊”700余次,在关键时间节点指导种植养殖基地、大户等30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通过技术服务促进增收和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扶持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项、省级农业新品种集成推广典型案例1项。

芦宪会表示,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以来,东昌府区各级各类人才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打造了北方最大鲜食黄花菜生产供应基地、鲁西黑头羊养殖专业镇、全国食用菌百强村,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养殖大户320余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13400余亩。服务扶持企业选育的“聊河1号”“毓桦1号”蔬菜新品种正在申请农业农村部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为农业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2023-11-30 面对面交流 点对点帮扶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2169.html 1 东昌府区涉农镇街人才服务工作站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