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河镇
垃圾不落地 村居更美丽
本报讯 (通讯员 郭洪广) “请大家将生活垃圾装好,投入垃圾清运车……”11月28日,在高唐县固河镇固河村的巷道内,便捷灵巧的上门收集车,正播放着垃圾分类宣传语,前往村民家门口收取垃圾,为村民倒垃圾提供便利。
为更好提升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彻底解决镇村垃圾落地收运问题,自去年开始,固河镇积极探索,以固河、崔堂两个村为试点先行创新实施“垃圾不落地”收运新模式:每个村庄建设一处垃圾分类站,作为垃圾暂存点;每户分发一个家用分类垃圾桶放置门外,村民把每日产生的垃圾投放到家用垃圾桶,然后由本村保洁员使用垃圾清运环卫三轮车,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收集,集中转运到垃圾暂存点;镇垃圾清运车辆,只需到各村垃圾暂存点清运即可。
为保障“垃圾不落地”新模式的顺利开展,固河镇成立督查专班,督导第三方垃圾外包公司,建立定人、定车、定时段、定频次的长效机制,各站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积极主动下沉一线,推动源头治理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补短板和强管护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有效解决环境卫生突出问题。
通过“上门收集—集中存放—统一运转”的运行模式,改变了村民因垃圾桶涨满而乱丢乱扔垃圾的习惯,确保村庄街道更加整洁通畅,同时大大提高了垃圾清运效率。“自从实行上门收运垃圾后,在家门口就能倒垃圾,村里干干净净的,以前随处可见的垃圾脏点,现在都变成了绿化地,大家心里也舒坦多了。”崔堂村村民魏子海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实行上门收运垃圾以来,固河镇配备了4名收运人员,负责两个村的居民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按照“定人、定车、定时段、定频次”的“四定”原则,每天对800余家农户的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并在中转站干湿分拣正确处置。“通过我们一年的努力,居民们已经逐步养成习惯,收运人员和多数居民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门收运工作,逐步实现全镇‘垃圾不落地’项目全覆盖,规范‘垃圾不落地’收运新模式,提升环卫一体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固河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固河镇党委书记赵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