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桥梁纽带 建好“聊商之家”
聊城“亲清”互动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张颖) 12月8日上午,聊城市高质量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合规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为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注入新思路、提供新指引、明确新方向,促进企业家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力。
举办“企业家日·异地聊城商会家乡行”活动,召开本年度第8期“亲清会客厅”暨科金赋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对接会,举办直属会员入会仪式暨“青蓝接力”现场赋能分享会……今年以来,市工商联聚焦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巩固“亲清会客厅”和“来聊投资者·界别同心汇”平台运行,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当好桥梁纽带,建设“聊商之家”,助力全市“双招双引”,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团结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勇担使命、开拓创新,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亲清力量。
强化履职担当,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健全完善“工商联+N”工作机制,为企业纾难解困。今年以来共组织活动10次,102家企业和商会、22个部门参加,推动解决或答复问题53个。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集中活动,组建5个调研组召开7场座谈会,深入70余家企业和商会实地走访;利用线上民营企业调查系统开展5次调研,填报问卷1万余份,全面了解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实施“银行+商会+企业”模式,与多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协同金融机构召开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目前,已推动市农行系统为314家民营企业贷款55.38亿元;扎实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举办企业合规培训,取得良好的法治效果和社会效应。
围绕中心大局,助力全市“双招双引”。市工商联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台账化管理,每月系统梳理、全面跟进引荐项目对接洽谈、在谈项目签约和落地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全市工商联系统落地项目共计20个,正在推进项目共计27个。建设全省首家市级层面的商会组织一体化服务平台——“聊商之家”,先后召开4次异地商会座谈会,举办商会助力聊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百名儒商走进聊城等推介活动4次,18家异地商会成为我市“双招双引”联络站。今年以来开展外出招商活动25次,邀请山东省温州商会、沈阳军民融合促进会、邯郸市山东商会等来聊实地考察,推动双方企业围绕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市工商联“双招双引”工作在全市20个党群部门位列第一。
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助推共同富裕。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发动民营企业投入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我市11家单位获评省级典型,952家民营企业帮扶837个行政村,“兴村”项目总数1487个,经营类项目投入42.54亿元。发挥民企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作用,联合市人社局、驻聊高校等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活动4次,组织全市90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吸引1.3万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通过双向选择,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142人。积极参与助学、助老、拥军等主题的公益慈善活动,27家商会和会员企业共200余人次参与创城活动,充分展示了聊城民营企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