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聊城日报》相伴同行16年
■ 张丁材
岁月如歌,流光溢彩。作为莘县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我对《聊城日报》情有独钟,在16年的业务交流中,见证了《聊城日报》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这些年来,《聊城日报》为我提供了帮助,使我在新闻写作方面不断成长。
2007年,我由莘县棉纺织厂调入莘县大张家镇党政办公室,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刚开始,并非新闻专业的我感到特别难,向报社投数十篇稿件都杳无音信。于是,我下决心研究《聊城日报》,不断地看各个版面上发表的消息、通讯、人物专访,就连报缝发表的“豆腐块”也不放过。边学边干,我围绕全镇中心工作深入基层,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发现新闻信息随时记录。后来,我每年都会在《聊城日报》发表稿件数十篇,全方位反映大张家镇在各项工作上取得的业绩、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大张家镇的农村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一桩桩新鲜事,激发着我的写作热情。我经常会发现工作或活动中刚萌芽但很有生命力的信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采写了《李老汉的两笔账》《小王换车》等反映“三农”新变化的稿件,颇受好评。因成绩突出,我多次被聊城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从那时起,我更加努力钻研新闻写作技巧,坚持精心研读《聊城日报》上的精品稿件,注重加强与报社记者编辑们的联系沟通,运用电脑、报纸和图书等资源为自己充电,不断积累知识,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总结。
同时,我还多次参加省、市、县宣传部门举行的通讯员培训班,既系统学习了新闻写作理论,还有机会向新闻界同仁请教,获益匪浅。
当我沉浸于写作的快乐和发稿的喜悦时,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2016年11月,我进入莘县纪委监委宣传部,继续从事与新闻宣传、调研文章打交道的工作。2018年11月,我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一连串的胜利,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使我写作更加勤奋。2021年初,我又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
弹指一挥间,《聊城日报》已与我相伴走过了16年。这些年来,《聊城日报》是我无法替代的良师益友,是朝夕相伴的精神知己。它陪伴着我在新闻写作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帮我把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
16年的时光倏忽而过,但我依然眷恋着《聊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