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高逐新 “绿”动未来
——2023年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侧记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李政哲
冬日的水城大地,澎湃着竞相赶超、奋勇争先的火热发展激情。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12月23日至25日,我市组织开展了2023年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活动。活动为期2天半,共观摩了11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44个项目。观摩人员走进项目一线,感受发展“绿”动,实地察看各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提振了强招引、抓项目、拼经济的信心和干劲。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迈出坚实步伐,奋力蹚出一条具有聊城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子。
向新向绿,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制胜法宝。攀高逐新、向新向绿是这次观摩的一个重要特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谋划了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上聚力攻坚,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位于开发区的猛犸新能源全透明太阳能发电玻璃项目,是今年的市级重点项目。产品集玻璃和光伏发电技术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农业、航空等领域。“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储君浩领衔,产品光能转换效率在7%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蒋玉东介绍,项目目前已建成,可年产300万平方米全透明太阳能发电玻璃。
波米科技芯片封装材料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光敏性聚酰亚胺批量生产,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特硅新材料三氯氢硅项目解决了原料供应和盐酸处理难题,产品纯度达99.99%以上,居国际先进水平;传晨智能气动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有3项专利填补行业空白,加工精度可达0.01丝,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气动伺服定位系统已成功上市;博源关键零部件电机定转子轻量化项目,新上世界领先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无人化熄灯生产,可年产5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正“茁壮成长”,汇聚起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少观摩项目通过改进技术工艺、引入智能化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来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减污降碳。在信发集团,有一个关于“一粒小石子旅行”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此次观摩的信源绿色新型环保建材项目经过资源梯级利用,将一粒石子反复“吃”了6遍,实现了固废的“吃干榨净”,成为整个循环产业链上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绿色低碳特征最鲜明的业务板块。
培大育强,推动先进制造业“加速出圈”
工业发展的成色,体现着一座城市产业发展的底色。
我市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制造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持续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观摩中,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聚焦重大技术突破、智能化改造提升等方向,成为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引擎。
钢球、轴承是机器上的“小零件”,却承载着我市钢球产业的“大梦想”。我市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坚定不移支持产业向“智造”迈进、向高端升级。东阿钢球集团董事长申长印介绍,公司与有关方面联合攻克了超大直径钢球智能化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光磨研技术等多项行业卡脖子技术瓶颈,填补国内空白。精密轴承钢球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市各县(市、区)立足产业优势,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抓招引、上项目,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聚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东昌府区和开发区的高端装备制造、冠县的绿色建材、东阿县和高唐县的生物医药、莘县和阳谷县的高端化工等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经过多年发展,茌平区铝产业上游领域已逐渐完备,目前正向铝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友升铝业高端汽车铝合金精深加工项目投资3.4亿元,可年产350万台(套)高端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中间下纵梁、后防撞梁及门槛梁。项目负责人马孟阳介绍,公司目前为特斯拉、红旗、蔚来等多家企业供货,前后防撞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门槛梁占全国市场85%以上的份额。
有了科技加持,“老树”也能发“新枝”。纺织及服装产业是临清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在三和纺织涡流纺智能工厂,没有了传统车间的高温高湿环境,目之所及是干净、整洁、明亮的车间和整齐划一的自动化纺织设备。三和纺织总经理宛斌表示,作为今年的省重大项目,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第八代涡流纺工艺,实现了自动联网和车间智能生产、智能照明、智能搬运,整体纺纱速度是气流纺的5倍、环锭纺的27倍,万锭用工减少至6个人,节约用工90%,综合节能率达30%。
做优服务,打造“双向奔赴”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直接决定着资本资源的流向、流速和流量。
我市坚定不移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强化政策集成,细化服务措施,“聊·诚办”“亲清会客厅”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践行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理念,紧盯要素保障,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向好。
在本次观摩中,各县(市、区)围绕企业落地、项目建设,不断创新思路、优化政务服务,在服务保障项目快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等方面认真谋划,高效落实,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舒心与便利,项目审批效率更高、建设速度更快。
博厚纸业APMP化机浆技术改造提升项目、帝欣光电智能装备及微电机项目、东阿正元本草中草药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达产用时不到10个月;科兹曼自动愈合热镀铝锌镁板项目在拿到土地出让合同当天,就一次性获得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5个证;鸿基集团高端包装材料扩建项目仅用45天就完成主体车间建设……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快速落地,创下了聊城重点项目建设的新速度,迎来了一场场政企之间的“双向奔赴”。
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是拼出来的!踏上新的征程,我市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把握好“五个坚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同心同德、加压奋进、聚力攻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