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A2版:要闻
聊城“智慧大脑”赋能城市管理
本报讯 (记者 曹天伟) “对部门来讲,平台在安全生产、扬尘监测、回复整改等方面,实现了全过程全领域全天候监管互动。对企业来讲,需要上传的监管和审批信息可以在线上办理,实现‘零跑腿’。”2月7日,谈起区里新上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高新区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刘怀胜说。
作为在全省率先上线“城市大脑”的地级市,我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应用场景协同创新,构建智慧便民数字社会,高新区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该平台整合政务服务和智慧监管等功能,主管部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三方可实时线上互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只需在开工前将企业和项目信息上传至智慧工地监管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监管流程就可在手机、电脑端进行实时操作,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实施,实现企业“零跑腿”。
除了大数据技术,5G场景应用同样深刻改变着城市管理和人们的生活。近几年,我市出台了支持5G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在加速推进5G基站建设、拓展5G场景应用和培育5G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目前,全市已建成开通5G基站2100多个,并在产业园区、工业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城市综合治理、智慧电网等方面落地了一批5G场景应用,培育出聊云数据湖5G应用体验区、东阿阿胶5G智能体验工厂等一批成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