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服务内容,东昌府区——

文明实践聚民心 志愿服务暖人心

■ 本报记者 岳耀军

本报通讯员 谢锦花

“我们每周都会来文明实践所几次,这里不仅暖和还能看戏,是个好地方。”12月26日,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暖意洋洋、热闹非凡,前来看戏的郭玉香大娘笑得合不拢嘴。舞台上,“小戏小剧‘道’我家”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正在表演京剧。

“道口铺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红色引擎’,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服务内容,推进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双向提升。项目自今年启动以来,共吸纳戏曲志愿者70余人,开展戏曲志愿服务专场演出80余场,观看超5000人次。”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郭春奎说,志愿者通过戏曲表演和演绎,为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文化传承、人才政策宣传等系列活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深受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

近年来,东昌府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载体,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整合多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让文明实践阵地“聚起来”。东昌府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为基础阵地,以人才工作站、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文明实践基地为外延阵地,以专家人才、党员、“五老”志愿者、身边好人、热心群众等为主体,已建设1300户文明实践家庭站的“微阵地”,志愿服务站点进小区、进集市的“点阵地”,探索打造社会组织入驻一线文明实践所、站的“创益园”阵地等,形成点线面结合、接地气、聚人气的家门口的文明实践矩阵。

让队伍“强起来”。东昌府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公益岗专管员管理模式,精准分析、靶向发力,让公益小岗位发挥大能量。盘活用好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根据各自优势和特长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目前,已成立运行800余支志愿队伍,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深入。

让活动“火起来”。东昌府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线上线下征集群众需求,每月制定文明实践活动计划,以中心、所、站、基地、家庭站为主阵地,形成“月月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日日有活动”的良好局面。他们重点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声音进万家”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以“五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持续擦亮“两河喜鹊 美好东昌府”“小棉袄”“小粉笔”“‘道’系列”等志愿服务品牌,让文明实践之花在东昌府区各个角落绽放。今年以来,东昌府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万余次,运行志愿服务项目300余个,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2023-12-28 整合阵地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服务内容,东昌府区——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617.html 1 文明实践聚民心 志愿服务暖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