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书香浓 一城繁华诗半城

——阳谷县着力推进“书香阳谷”建设纪实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商贺 刘逸飞

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照在次第排列的书架上,孩子和大人们或轻倚墙边,或端坐桌前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书籍……2023年12月30日,新建成的阳谷县图书馆主馆以开放的阅览形式、新潮的文化元素、古今交融的建筑风格,吸引了近万名读者前来“打卡”。

一个有底蕴的社会,应该是阅读社会;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应该是书香城市。近年来,阳谷县通过增设阅读设施、加强阅读平台建设,高质量推进“书香阳谷”建设,构建全方位阅读服务体系,让书香溢满千年古县。从学校到机关,从城市到乡村,从书屋到市井,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阅读,正悄然改变着阳谷人民的生活,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以书为媒 “阅”见城市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城市因书香而充盈。

“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就是去的阳谷县老图书馆。当时,三本外国动漫《巴巴爸爸》,我能津津有味地看上一整天。”38岁的狮子楼街道侯王庄村村民侯培星说。1978年,阳谷县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这家图书馆位于县城谷山中路东侧,面积约350平方米,读者来图书馆看书,要爬三层楼梯,尽管如此,但很多读者还是“闻香”而来,节假日更是门庭若市,成为不少阳谷县居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

随着日月更替、岁回律转,这家图书馆因为地方狭小、条件有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夯实文化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23年,阳谷县在城区新建12个城市书房,给广大市民献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我特别喜欢读书,自从这个书房建成开放后,我经常约同学一起来读书。”在侨润街道不二书馆里,阳谷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方磊说,城市书房成了他和同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描绘梦想的地方。五年级学生孟雨也是不二书馆的常客,这里承载着她课堂之外的快乐时光。不二书馆负责人刘婷介绍,不二书馆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已实现了“图书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智能化。

以书为媒,阳谷将各个城市书房打造成为集免费借阅、学习交流、品茶读书、聚会沙龙于一体的多元知识空间,为市民提供就近、便捷的阅读服务,实现了“15分钟阅读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慧书馆 “悦”读成长

“拿出手机就能找书看,感觉图书馆就在身边。”读者吕晓鹏说,在浏览“阳谷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时,一本大学时期没看完的书,引起了他的兴趣。

点开“阳谷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数字资源板块下设有“上业百科”“晨星历史故事库”“晨星中华诗词库”“少儿多媒体图书馆”等栏目,内有30多万册电子图书。

“数字化图书使公共图书馆突破了以往传统服务模式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为市民提供了查阅图书的全新渠道,实现了智慧阅读。”阳谷县图书馆馆长张慧说。

总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的阳谷县图书馆有三座塔楼,主楼定位为综合馆,承载专业阅览、数字展示、文化观演、学习自修、社交休闲等功能;北副楼设计为少儿馆,可满足未成年学生、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学习阅读需要,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交流、互动、娱乐的场所;南副楼为国学馆,面向社会提供以国学文化为特色的公共交流场所,可承接文化体验展览、国学教育培训等活动。

在阳谷县图书馆里,读者使用多功能自助终端机,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注册;借到心仪的书本后,放进图书消毒机,30秒就能完成消毒。此外,朗诵亭、图书查询一体机、自助借还机、新风系统等设施设备,都带给读者便捷贴心、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试运行以来,短短4天时间,到馆读者已达2万余人次。”张慧表示,2023年以来,阳谷全县各级各部门利用自身优势,以创建“书香之乡”“书香之村”“书香机关”等为抓手,用好线上线下平台,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图书馆里的沉思、校园里的朗读声、书屋里的一缕墨香……街头巷尾,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氛围越来越浓,阅读已成为阳谷市民的生活方式,城市的面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满城书香 浸润人心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

“各位村民朋友早上好,我是今天‘新农人之声’的主播孙丽芹,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1月2日清晨,阎楼镇周庄村“村村响”广播准时响起,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读着《聊城日报》刊发的最新政策内容,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阳谷县以农家书屋为载体,依托“村村响”广播系统,在农家书屋开创了“新农人之声”栏目,变“无声阅读”为“有声悦读”,让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点亮了乡亲们的“耕读”路。“有耕有读,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村民邢志峰笑着说。

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阅读?如何让阅读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阳谷县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创建各类全民阅读平台,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创新举措载体,推动阅读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全力推进“书香阳谷”建设。

微风做伴好读书。阳谷县建阵地、促升级,阅读空间蝶变跃升,迅速掀起了读书热潮。阳谷县以县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服务点建设为抓手,对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图书馆分馆等基层文化阵地进行提档升级,为18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配发电脑、扫描枪等设备,统一采编图书,建立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书屋为阅读点的总分馆制,实现了县、乡、村图书通借通还,形成公共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全民阅读阵地全覆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阳谷,读书如星星之火,照亮万家,点燃城市文明之光。

阳谷县图书馆开展全县经典诵读大赛、阅读推广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周等活动400多场;城市书房开展亲子共读、阅读分享、知识讲座等活动200多场;382个行政村(社区)依托农家书屋,每月都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累计开展活动4000余场;各部门单位开展“春暖花开日,读书正当时”“百字荐书——读书交流分享”“书香阳谷‘工’同悦读”“经典诵读”“读一本好书”等活动200余场次;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读书节、读书演讲比赛、艺术节等活动100余场;县关工委动员企业为学校捐赠书籍、字帖6900册,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图书种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场所和活动,在阳谷遍地开花,书香无处不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家庭,从企业到社区……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从期冀“读书改变命运”到追寻“诗和远方”……阅读逐渐成为每一个阳谷人的生活方式,古城阳谷正谱写着全民终身学习的新篇章。全民阅读已然成为阳谷人民的自觉和时尚。“阅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奋进新征程,需要不断充盈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将以创建‘书香阳谷’为统揽,进一步筑牢阅读阵地、培育阅读品牌,形成党政推动、各方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全民阅读工作格局,播种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爱阅读、共建‘书香阳谷’的浓厚氛围,构建起涵养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阳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靖德云这样说。

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静水流深,久久为功,在琅琅读书声中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激扬精神力量。

2024-01-04 ——阳谷县着力推进“书香阳谷”建设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3876.html 1 千年古县书香浓 一城繁华诗半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