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秋娥的“三大法宝”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温秋娥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元仓街党支部书记,也是临清市四届人大代表。她靠着“画地图”“啃骨头”“解疙瘩”三件“法宝”,把居民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都管了起来,将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温秋娥的第一件“法宝”是“画地图”。2023年12月29日,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到元仓街调研工作,问到居民生活状况,温秋娥从总体讲到个例、从过去讲到现在,谈起对未来居民生活的规划清晰明了。朱亮听后赞叹:“早就听说你有张‘民情地图’,果然名不虚传。”
随身携带个小本本是温秋娥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这是我的记录本,里面记载了元仓街的各种民情数据。”打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数据、事项,并对党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等人员信息进行了详细标注。
元仓街共有819户、2018人。为摸清民情,温秋娥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记下来,然后想办法解决。由于记录得多、修改得多、使用得多,这个记录本已经有些破旧了,但她还是天天不离手。“干工作就得用心,光记在本本上也不行,还必须记在脑子里,里面的数据和事项我不用看都知道。”温秋娥说。
“啃骨头”是温秋娥的第二件“法宝”。1月2日,走进元仓小区,一栋栋居民楼干净整洁, 三五个居民正在楼前坐着聊天,而在1年前,这里还是脏乱不堪。元仓小区是元仓社区的老旧小区之一,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怨声载道。去年夏天,元仓社区将元仓小区纳入改造范围,可就在温秋娥给居民们讲解政策时,却遭到质疑,甚至有人指责她想借改造之机发财。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温秋娥带着《给居民的一封信》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听取居民诉求,一遍遍解释,一次次答疑,居民们的态度最终有了转变。
如今,元仓小区一改过去路边杂乱、飞线散乱、墙面脏乱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焕然一新。“你的心里想着群众,群众心里就想着你。现在,居民们都成了我的朋友,有困难都向我倾诉,有好事也跟我分享。”温秋娥说。
温秋娥还有一件“法宝”是“解疙瘩”。有一次,天刚亮,温秋娥就接到了求助电话。“温书记,你快来吧,赵家跟穆家打起来了!”温秋娥赶紧赶到现场。原来,赵家和穆家在同一条街上经营门店,穆家的工作人员把前一天产生的垃圾倒在了赵家门口,赵家发现后气冲冲找上门去,双方一番争吵后,竟动起手来。把两家劝解开后,温秋娥分别对双方进行了批评和劝解。最后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归于好。
多年来,经温秋娥调解的纠纷近400起。“平时我就经常到每家每户串串门,了解情况,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不管谁家有了头疼事、难解的疙瘩,我都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温秋娥说。